□ 唐 敏 易青海
2019年是四川省南充市实现“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一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大城崛起项目的攻坚年。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南充市委“155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四川省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和南充市人社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一个突出,三个加大”下功夫,突出重点群体,加大企业减负,加大职业培训,加大保障力度,为持续深化改革、推进项目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在创新创业、就业优先、建设人才强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倾情为民 阔步前行
这是全面推进的一年。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南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8万人,组织创业培训65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1.5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亿元。
这是倾情为民的一年。南充市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开展就业扶贫、就业服务、就业创业培训等服务,持续开展全省“就业创业服务业务技能大练兵”“东西扶贫劳务协作”等工作,着眼援企稳岗推出的“五问五送五心”行动,深受省市领导好评。
这是阔步前行的一年。南充市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位高、举措实、亮点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擦亮“南充就业”品牌。
今年以来,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保障这类群体就业创业,通过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政策宣传进校园”“公共招聘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截至目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6900人,就业率达到96%;藏区“9+3”学生就业率实现100%;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390万元。
民有所求 政有所为
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还大力帮扶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持续抓好就业扶贫工作。
目前,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通过完善就业援助政策措施,重点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城市低收入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6842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120户,组织青年见习947人。举办“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活动,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212万人,转移就业率71.6%。通过就业扶贫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17万人,培训贫困劳动力7000余人,累计建成扶贫车间94个,组织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招聘会27场,全市向浙江输送贫困人口就业1426人,帮助5266人实现省内就近就业。
要培育壮大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现代物流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一大批的用工需求和人才需求。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建立了项目用工信息数据库和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及时收集岗位数量、工种,分类建立用工台账,上门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的对接服务,多渠道搭建用工平台,促进人岗对接,着力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
企有所呼 政有所应
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着力推进援企稳岗工作。开展“五问五送五心”行动,深入企业调查,了解工信息,探讨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组织金融、税务、社保等部门,召开政策“稳岗位、稳就业”服务对接会,向企业解读援企稳岗、培训、减税降费、创业融资等一系列积极政策达15场次。大力实施“护航行动”,开展企业返还失保费工作,及时开展跟踪服务,监测企业稳岗补贴资金使用、岗位变化动态、职工队伍稳定等情况,为499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685.4万元,为1239名职工发放职业技能补贴219.9万元。
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出台了《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职业培训、援企稳岗、防范规模失业等方面制定了多项针对性措施,对落实就业扶贫15条、返乡下乡22条、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等重点政策进行了专题部署,积极推动政策落地生效。
民有所需 政有所改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均等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方面苦下功夫,开展就业创业专项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95场,提供就业岗位5.7万个,帮助1.4万人成功就业,全面推广应用V2.0就业服务系统,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用工两大数据库。
无数耕耘,无数收获,刻在岁月的年轮上;无数期待,无数憧憬,落在未来的考卷上。未来,南充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将进一步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返乡下乡创业、智能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扶贫等工作,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