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芹琴
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精致典雅的农村小广场、瓜果飘香的乡间小菜园、清新利落的农家院落……来到江西省全南县,清新亮丽的乡村美景尽收眼底。
近年来,该县以推进江西省首批美丽宜居试点县、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建设为契机,按照“一览无余、一尘不染、一眼尽绿”的要求,坚持全域铺开、补长短板、突出特色、建管并举,着力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当地百姓一致好评。
树立新理念
规划衔接全域旅游
全南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注重与实施乡村建设规划、发展全域旅游有机结合。在科学制定全县乡村建设规划、路域规划和村点规划基础上,做到了“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开工”。规划编制充分听取村民意见,注重乡愁乡土味道,并与全域旅游规划相衔接,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全县2个核心景区和11个乡村旅游点建设呼应融合、一体推进,做到建设一个景点,联动一个片区。南迳镇把环境整治与芳香小镇一体规划、融合推进,突出梅、兰、竹、菊等芳香产业特色,建设芳香乡村;龙源坝镇以雅溪古村落开发保护为样板,进行村庄环境整治、道路水系改造和房屋修缮,较好实现了环境提升与乡村规划相衔接、与旅游发展相促进。
开辟新路径
补齐短板助力脱贫
全南县集中物力财力把路、水、电、网等短板补长、弱项补强,使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农村补短板、促脱贫的重要抓手。启动了980个新农村建设点改水、改厕、改路、改沟、改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82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户厕4758座、公厕156座,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106公里国省道改造、380公里县乡道扩改建、508.7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铺开。
全南县还下大决心拆除农村“空心房”和危旧土坯房378万平方米,利用拆除后的场地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同时推进“增减挂钩”和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引导农民进圩镇、进县城。着力整治超高超大建房,大力拆除城乡铁皮棚、蓝皮棚19.08万平方米;全力推进“六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出动机械近5000多台次,清理垃圾、废弃物4万多吨,柴草堆、杂物堆1.8万处,实现村庄内外、庭院内外、家里家外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探索新模式
政企发力上下联动
全南县突出政府在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必要投入、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通过党员领导干部、村“两委”干部、理事会成员、社会贤达“四带头”,打开工作突破口,着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有序开展。成立理事会,吸纳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的老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先进模范担任理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逐村开好户主会,宣传规划、宣传政策、收集意见、统一认识;定期召开乡村干部和理事会成员碰头会,会商解决群众各种诉求,解决具体问题。
引进北控水务集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对圩镇环卫保洁、村级垃圾收集进行服务外包,将精细化管理触角延伸至乡镇,做到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实现城乡垃圾“一扫到底”、处理到位。同时,通过门前三包常态化、干部监管常态化、督导考评常态化的“三管齐下”,推动“一时美”迈向“时时美”;弘扬乡风文明,组织道德“红黑榜”评议,推进“书香全南”建设,推广成立乡村“红白理事会”,连续16年实现遗体火化率100%,农村封建迷信、大操大办、丧葬陋习得到有效转变,推动“外在美”迈向“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