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也
近一个时期以来,农安县喜事连连:一汽大众汽车试验场一期落成;10月11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农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和融媒体中心工作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自列入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农安县按照中央、省及长春市的部署迅速落实,以全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做好顶层设计
文明实践有定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
农安县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程来抓,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创新局。
为了真正搞好农安县的试点工作,农安县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和全县层面动员大会,专题贯彻学习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对实践工作进行谋划部署。为打出特色发展组合拳,农安县在总体方案统领下设计9个分方案,形成了“1+9”制度体系,确保整个活动方向上有指引,细节上有补充,实施上有印证。全县适时召开工作评促会、推进会、现场督办会8次,层层落实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目前,文明实践督导指导工作已经辐射全县22个乡镇、4个街道,377个村及所有社区,实现了不留死角,全面覆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成效。
整合各类资源
文明实践有力量
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方向和原动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农安县灵活统筹现有公共服务阵地,整合盘活各类资源,着眼于黄龙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探索出富有农安本土特色的“3625”运行模式,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3625”运行模式即建立了县乡村“3”级服务阵地,创设了理论和政策、教育和法治、文化与文明、科技与科普、健康与体育、信息与融媒体“6”大服务平台,培育打造了黄龙府新时代文化艺术节和新时代丰收节“2”大服务项目载体,形成了平台亮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基层报单、群众点单“5”单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服务靶向精准度。
同时,农安县利用基础相对较好的村级阵地,对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广场等阵地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项目“五有”要求,打造了40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县乡村三级均形成了“一中心、多站点”为支撑的“1+N+X”阵地体系,实现了多功能并存、广域性覆盖、全天候开放。
深化主题活动
文明实践有温度
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的高度和立场,系统展开对“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深刻彰显“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本质属性,创造性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构成了当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农安县充分立足群众需求,坚持集中开展与小型多样相结合的特色志愿服务,先期推出10个“幸福农安·文明先行”“致敬勋章·关爱现存老兵”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顺应基层平台、所站的创造力,开展“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普及宣讲、“放心农资下乡”“邻里守望”“科技文化大篷车”“关爱贫困家庭”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120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
同时,坚持广泛结合。结合干部作风大整顿,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访万户”活动,为群众办实事630余件,息访122人次。结合生态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行动,深入开展“捍卫生态、护我蓝天”“缔造美丽、建我家乡”“走访千家、帮扶百户”活动,共发放传单20000余份,清理生活垃圾122吨,走访慰问群众522户,使文明实践活动综合叠加,激发多重效应。
农安县还培育了30余支民间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和充分利用全县170多个小剧团、小戏班、小乐队、小诗社、小协会等民间团体和社会力量,按照自发自主自愿的原则,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充分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坚持顺势而为
文明实践深入拓展
农安县积极发挥乡贤作用,拓展文明实践路径。群众喜欢“土话”“实话”“家乡话”,而乡贤作为群众的身边人、“土话专家”,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农安县注重从退休干部、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致富能手、先进模范人物等群体中选有精力、有能力的新乡贤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此外,树立典型精品。全县以合隆镇陈家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标本解剖麻雀,全力加强视觉实践体系和成果体系建设,并在全县培训推广,使之有规可依、有例可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典型引路、梯次跟进、全局铺开的良好态势,辐射带动片区文明实践协调互动,绘就一幅以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