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

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是中国农村和国企改革的重要发源地,素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矢志不渝扩大开放,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聚焦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描绘了治蜀兴川美好前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全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成果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四川改革创新探索给予鼓励支持,明确要求四川以登山不止的精神进行改革开放,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涌现了许多在全国具有影响的改革创新典型案例。1978年,广汉金鱼公社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组”,宁江机床厂在全国国有企业中率先进行扩权试点;1980年,广汉向阳公社在全国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全国第一张股票—蜀都股票在成都诞生;1992年,宜宾县率先推进县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996年,绵阳市率先开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两个根本转变”改革试点;2003年,成都市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这些生动实践,为全国改革开放大局探索了重要经验、贡献了四川力量。

40多年来,四川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推动全省从一穷二白成长为全国经济总量第6位的经济大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从解放初期的20多亿元到2018年的4万亿元。四川现在一年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前50年经济总量的总和,一天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为110亿元左右,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5年的总和。城镇居民收入从1978年的338元增至2018年的33,216元,农民收入从127元增至13,331元。2018年,四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三产结构实现重塑性变革。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接近2.3万亿元,占全省经济的比重达56.2%,年均增长18.0%。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八成;数字经济总量约1.3万亿元,规模位居西部第一。

40多年来,四川开放发展迈上新台阶。“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成都市经济总量突破1.5万亿元、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成都平原经济区GDP超过2.5万亿元,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齐头并进、经济总量均超过6000亿元。16个市州跨进千亿元俱乐部,118个县(市、区)经济总量过百亿元。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与22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52家,进出口总额达899.4亿美元,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合作格局正加速形成。

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在川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更加突出强调当好省委、省政府参谋助手,聚力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眼体制机制创新,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不断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推出了一批打基础、谋长远的改革举措。

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省级层面及以上核准事项累计减少约70%,95%左右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权限内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试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全省98%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定价。纳入《四川省定价目录》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全国最少。依托“信用中国(四川)”网站搭建省级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曝光平台,累计曝光失信信息19,861条。在政务、企业、金融、工程建设等领域积极开展信用场景试点。在全省选取50个县(市、区)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正在抓紧制定《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版”营商环境评价机制积极推进。

以突破性举措大力推进电力要素市场化改革。在电力体制改革“1+5”总体改革方案框架下,全省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制度框架,制定实施了《深化四川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成立38家市场主体参与的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建了独立规范的电力交易机构,电力交易注册用户由2016年666家增加到2019年4369家,增长6.5倍。大力推动电力价格改革和输配电价改革,2017年~2019年3年预计为企业降低电力成本约440亿元。针对四川弃水严重问题,创新开展建设水电消纳示范区、扩大留存电量、推广电能替代等措施,切实推动全省水电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创新创造,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18年达到1.75万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5+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实现新机制下通航飞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走在全国前列,国务院推广36条创新举措,涉及四川16条、居各试验区第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已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550余项,带动企业投资近30亿元,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必将创造出更多发展新动能。

全面落实“一干多支”战略部署,推动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推动建立省级层面“领导小组+五大片区联席会议”协同推进机制,促进区域间、市(州)间形成战略协同和实施协同;推动出台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五大片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五大片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制定实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积极发挥成都主干引领带动作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与省内20个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德眉资内圈同城化实现重点突破,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市(州)间签署25项合作协议。

全力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推动全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值达1652.2亿元、同比增长24.4%,高于全国11.1个百分点;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数量超过4100列,成为四川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纽带。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初步构建起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突出南向开放合作,出台《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实施意见》,2018年四川与东盟进出口总额1122亿元、同比增长24.9%,与南亚进出口金额136亿元、同比增长29.5%。深化川渝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专项合作协议,支持成都科学有序推进向东发展。积极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打造国家新的重要增长动力源。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优势展现新作为

当前,为全面落实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正在制定《关于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将突出体制机制和制度设计,通过构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让各地各部门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明确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地落实。

同时,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将牢牢把握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大机遇,探索数字产业集聚模式,开展超大城市智慧治理,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期,将会同省级相关部门、成都市及有关市(州)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尽快完善方案、建立机制、明确任务、协同联动,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完成好国家赋予四川的各项数字经济创新改革试验任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下一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解放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加快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步伐,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2019-11-27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1454.htm 1 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