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过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市场实践,“夜经济”正成为推动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崭新力量,仅景观照明市场规模今年将突破1000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近日闭幕的2019年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说,作为推动新一轮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夜经济”是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规划馆等“17点闭门谢客”局面正在改变。从重庆洪崖洞、成都宽窄巷子等夜间网上打卡地到广州小蛮腰、北京奥运塔、上海黄浦江岸的灯光秀,从上座率稳步上升的夜场电影院、24小时书店到夜市餐饮、购物、K歌等,都在加入“夜经济”发展大潮。
“数据显示,2018年仅全国景观照明市场就约935.7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名家汇旗下北京大话神游光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经时说,在成功打造贵州克度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上海奇迹花园花舞灯光秀、遂宁仁里古镇等夜景项目基础上,将以声光电为载体,通过智慧路灯等重组城市空间元素与文化元素。
政策与市场正合力为“夜经济”开辟空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济南、合肥等地先后出台照明景观建设规划。“夜经济需求照明和灯光秀,不仅是要把城市照得更亮,也是用光影雕刻夜晚,塑造生活。”戴斌说,在“看得见的手”推动的同时,“看不见的手”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消费需求积累增长,“夜经济”需要更多市场主体、更多内容与技术创新。
(王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