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民生视窗

我国油茶种植面积10年增2000多万亩

全国油茶主产区656个县中大多是国家级贫困县或省定贫困县,有173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实现增收

江西赣州市油茶林已达288万亩,产业综合年产值达84亿元。油茶已成为赣南人民的“绿色银行”和“致富树”。图为村民正在采摘油茶。(赣州市林业局供图)

□ 本报记者 田新元

记者近日从在江西赣州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10年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增加2000多万亩,目前已有油茶林面积6700万亩,年产茶油量约60万吨,2018年全国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024亿元,是2009年产值的12.6倍。到2025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将达到9000万亩,茶油产量达200万吨,产值提升到4000亿元。

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据介绍,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10年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增加2000多万亩;累计完成低产林改造1500多万亩,油茶良种使用率达到了95%;油茶市场逐渐繁荣,今年社会资本投入油茶产业发展资金达70亿元,全国参与油茶产业企业已达到2523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400个,大户1.88万个。全国现已建立茶油系列品牌700多个,其中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优秀品牌40多个。但是,由于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低产林面积过大、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油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着油茶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指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每年完成330万亩低改任务,继续扩大油茶基地规模,每年完成400万亩左右新造任务,加快建设国家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普及高产优质油茶种苗和先进适用造林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通过加大投入、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油茶产业,培育3个~5个国际知名油茶企业和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提高油茶全球影响力和认知度。加快油茶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加快发展休闲体验、健康养生、景观旅游等多业态油茶产业。加强科技推广创新应用,建立科研院所、高校、涉林企业高效协同的油茶研发组织体系,重点开展油茶良种繁育、茶果采摘、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流通市场监管,推动茶油生产企业标准化生产,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健全油茶产品质量送检、抽检、公示和追溯制度。强化市场准入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符合国家标准、造假掺假、虚假标注等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完善支持政策措施,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使得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茶油产量达200万吨,占全国食用油消费量5%以上,产值提升到4000亿元。

据了解,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有23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远远高于菜籽油和花生油,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用油,其高温稳定性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食烹饪方式,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端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在国产高端植物油中的占比达到80%。另外,油茶保健品、洗涤品、化妆品、环保农药、有机肥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也逐渐进入国内外市场,我国已与泰国相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中国—东盟国家油茶产业促进中心”,茶油及其衍生品远销至日本、韩国、欧洲、北美市场及香港、澳门地区。

赣州市油茶林已达288万亩,产业综合年产值达84亿元。赣州市还大力推广油茶科技新成果,推动油茶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升级。建成了4个省级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成立了省级油茶工程研究中心、产品质检中心等,并与中国林科院、省林科院、江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合作,选育出了11个国家级、12个省级“赣州油”系列良种,获发明专利30多项,为赣南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赣州市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延展产业链条,引进培育齐云山、友尼宝等油茶精深加工企业13家,年产茶油2.2万吨,生产茶皂素、化妆品、药用茶油等系列产品20多个。如今,赣南油茶产业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完整链条。

173万贫困人口受益油茶产业

据介绍,油茶还在产业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油茶主产区 656个县中大多是国家级贫困县或省定贫困县,油茶是这些地区的传统产业,群众比较熟悉。另外,油茶结果期可持续80年~100年,具有一次种植、长期受益的优势,还具有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可在荒山荒地广泛种植。统计显示,有173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实现增收。

油茶已成为赣南人民的“绿色银行”和“致富树”。赣州市将油茶产业列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了产业规划并出台扶持和发展政策,加快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市率先实施了“油茶林经营权证”制度改革,对流转的油茶林地经营权进行确权颁证,有效破解了融资担保难题。

油茶花盛开时节非常漂亮。今年在四川叙永县首届油茶采摘体验节上,不少游客穿上汉服走进四川乌蒙山雨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蜀油茶印象园“打卡”留影,体验油茶文化。除了开发乡村旅游,油茶果还能生产食用油、孕婴专用油等,能综合高附加值研发,如日化用品、高档化妆品、洗涤用品、保健品、药品等。

据悉,叙永县油茶产业“三位一体”综合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农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并延伸产品产业链条。

在叙永县龙凤资源开发园区内,占地60亩的年产5000吨冷榨冷提精炼茶油和年产10,000吨浓香菜籽油生产扶贫加工厂,目前主体已全面竣工,预计2020年将全面投产运行。工厂建成投产,将快速推动叙永县乃至周边县市油茶产业的发展,形成优质油茶区域特色产业带,带动农户规模稳定长效增收,实现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在国家级贫困县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思欧村,海拔500多米的油茶基地里漫山遍野油茶花香袭人,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油茶果。近年来,思欧村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通过更种新品种,实现高效、省力种植。“过去三江老油茶树亩产油在16斤左右,目前新品种油茶亩产油在80斤以上。”该基地种植大户王柳青介绍。

该基地核心区面积3500亩,辐射区面积1万亩。采取“党组织+基地+农户”的带动模式,聘请固定职工30多人,其中贫困群众25人,人均年收入1.5~1.8万元。

在经营种植油茶的基础上,该基地还积极开发油茶园旅游观光和油茶园林下养鸡等项目,提高基地综合效益,有效带动地方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思欧村只是三江县利用油茶优势帮扶贫困群众脱贫的缩影之一。三江县先后出台《三江侗族自治县2016~2020年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项目实施方案》《三江侗族自治县“十三五”油茶基地产业路建设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支柱产业来抓。

2019-11-18 全国油茶主产区656个县中大多是国家级贫困县或省定贫困县,有173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实现增收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1108.htm 1 我国油茶种植面积10年增2000多万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