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企智库

由于我国智库建设时间不长,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分析借鉴国外知名智库建设经验和发展特征,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国际智库发展特征及启示

□ 汤兆云

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智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智库建设时间不长,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分析借鉴国外知名智库的建设经验和发展特征,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

找准战略定位

一段时期以来,国外智库非常重视其战略定位建设,并形成了明确清晰的战略定位。被誉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库”的布鲁金斯学会,是华盛顿学术界的主流思想库之一,将“高质量、影响力以及独立性”作为其战略定位,这三个词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智库机构的价值所在。兼有教育性和研究性智囊团的美国传统基金会,将“主张小政府,限制政府开支和规模,捍卫个人自由,捍卫传统价值”等作为自己的战略定位。其主要活动包括每年公布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出版各类研究报告、发表成员的每周评论、筹办青年领袖计划等。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主要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开展研究。美国兰德公司的战略定位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帮助政府部门完善其政策决策,每年为美国政府提供大量的咨询报告。美国城市研究所的宗旨是“开放思维、制定决策并提供方案”。与美国国会和政府联系紧密的自由派智库史汀生中心专注于区域安全、跨国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控制和国际安全与和平问题的研究,并以浓重的军事背景为其鲜明特征。

基于智库建设的自身特征以及国际智库建设发展趋势,将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进一步明确自身战略定位,以党和国家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担当起为党和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这一重要职责,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话语体系建设。

强化人才支撑

在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智库人才的学历、职称结构仍不尽合理。如四川省智库机构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仍偏低,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只占12.19%,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分别占27.24%、60.58%,且能够进行独立研究的人才严重紧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缺乏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进一步形成明确而独特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聚集一大批具有独立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实践型人才。

在这方面,欧美国家智库中政府官员、思想库和大学的学者以及商界名流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即已经较为成熟的“旋转门”人才转换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美国智库的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人才引进、培养和聚集机制。绝大多数美国智库都拥有不同知识背景、阅历丰富和有着政府和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高质量的智库成果需要高水平的战略人才及政策研究型人才的支持。美国胡佛研究所有多达50多人在联邦政府的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任职;同时,胡佛研究所还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等重要政府官员提供研究职位。通过这种人才转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库的人才活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智库人才的专业化、特色化建设,形成“一专多能、专博结合、博学多才、以博取胜”和“智慧融合、思想整合、专业综合、合力攻关”的智库人才建设新格局;构建专兼结合、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的动态人才库;形成开放竞争、激励约束相结合的人才使用机制。

重视成果质量

智库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究,但又根植于学术研究。从投入产出的视角看,智库是将智力要素转化为智力产出并用于指导实践的组织或机构。可以说,只有将成果展现给决策层,并产生实际影响,推动实践,才算真正发挥了智库的作用。

国际知名智库机构都非常重视通过其研究成果的转化,从而实现国内外事务中的话语引领。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智库成果,引发全人类开始反思自身无限制增长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直接引发了全球持续多年的大辩论。

据《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我国智库成果被决策者采用的并不多,对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撑的成果更少,没有发挥智库应有的作用。所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系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19-10-30 由于我国智库建设时间不长,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分析借鉴国外知名智库建设经验和发展特征,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0088.htm 1 国际智库发展特征及启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