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见证患难与真情

——青年摄影家骆青敏爱洒四川汶川二三事

骆青敏

时任莫桑比克议长穆伦布韦赞赏骆青敏

骆青敏与法国时任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合影

时任莫桑比克议长穆伦布韦在摄影展上发表评论

时任莫桑比克议长穆伦布韦在仔细观看摄影展

时任莫桑比克议长穆伦布韦在摄影展上捐款

□ 李 根 龙春燕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灾情发生后,骆青敏“第一时间”背上相机赶往汶川。时隔多年,汶川这场“伤痛”似乎已远去。而翻看骆青敏留下的每一张照片,患难与真情,却让我们泪眼模糊。

摄影无国界

拉法兰总理为筹拍点赞

2019年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等6位国际友人获“友谊勋章”。

汶川大地震这场灾难,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这一场灾难,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也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援助。时任法国总理的拉法兰在地震发生后,代表法国政府表示了极大关注,并同其他国际援助机构一道,为灾后重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在中国全国哀悼日期间,正在加拿大访问的拉法兰专门给中国驻法使馆写信,对不能出席悼念活动深表歉意,并同时转达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对中国政府迅速有效救灾工作的钦佩。

2008年5月30日,拉法兰在前青体部长拉穆尔等陪同下,前来驻法使馆吊唁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并在吊唁簿上题词:“患难见真情!”在中国人民面临困难的时刻,法国人民表达了友好情谊。拉法兰称赞中国政府及时、有效的救灾措施赢得了世界的好评。

说起来,拉法兰本人也与四川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不但是一位“中国通”,还是一位“四川通”。“四川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这里的经济发展速度让人赞叹,据我所知,四川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中国平均增速;很多的法国大企业,如家乐福、安盟保险、拉法基等都在四川投资兴业,且发展势头良好。基于上述三项理由,我认为四川代表着中国的未来。”拉法兰说。谈到发生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拉法兰曾说:“所有的法国人,都从心底感到悲痛。法国和四川之间,不仅有经济与经济的纽带,还有心与心的纽带,忠诚与忠诚的纽带。”

多年以来,拉法兰一直致力于对华友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人民授予他“国家友谊勋章”是实至名归。通过媒体看到拉法兰总理获得“友谊勋章”的场景,让一位生在中国的“小人物”倍感激动,这位“小人物”名叫骆青敏。据他回忆:“2013年,拉法兰总理作为嘉宾出席2013中国(杭州)世界包装产业高峰论坛。骆青敏受相关部门的委托,担任此次论坛的全程摄影师,记录这一论坛的各个美好瞬间,论坛晚宴期间,骆青敏和拉法兰总理一起合影留念。交流中,他感谢拉法兰总理对华友好和对四川发生灾难的支援,并诉说了他多年来一直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过程和筹拍‘纪念汶川大地震’大电影的想法,拉法兰很受感动,鼓励他早日完成心愿。”

影展受关注

国外议长向汶川献爱心

说到接触外国政要,骆青敏并不是第一次。由于摄影师身份的原因,他曾在许多重要场合为国际政要们摄影记录,也曾多次通过举办国内外摄影展等形式宣传灾区的重建和发展。

2008年7月,骆青敏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楼连廊大通道上以《生命的赞歌》为主题开办影展,吸引了时任莫桑比克议长穆伦布韦的驻足停留。穆伦布韦仔细地观看了骆青敏展出的照片,他被照片所反映的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时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所感染,当即为汶川灾区捐款,表达了莫桑比克人民对中国人民兄弟般的深厚友谊。

莫桑比克坐落在非洲南部,相比之下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曾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莫桑比克常年战乱不断,国内经济萧条。但这样一个国家却尽举国之力帮助中国,为中国捐款4万元。4万元看似不多,但莫桑比克年人均生产总值仅仅只有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左右,这么看起来,莫桑比克真是“礼轻情意重”!

莫桑比克奉行“广交友,不树敌”的独立、不结盟外交政策,在1975年便同中国建立了关系。为了庆祝与中国建交,莫桑比克人民政府将其首都最漂亮繁华的大街命名为“毛泽东大道”,以表达他们对毛泽东的崇敬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中莫两国建交后,发展很稳定,中国一直对其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中国,有着这样一句话: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莫桑比克对中国的帮助,中国人民也铭记在心。

在灾区重建之后,中国给莫桑比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的帮助,还对莫桑比克减免了60%的关税,帮助莫桑比克建造了许多基础设施,著名的马普托跨海大桥,让莫桑比克拥有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交通线路,此地也成为东非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对其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穆伦布韦曾多次表示:莫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国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郑和率领船队来到莫桑比克的时代。莫桑比克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国家建设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宝贵支持和帮助。

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需要凝聚整个民族的精气神,而文艺作品就是这样的一个载体。骆青敏认为,电影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载体。他想通过拍好这部电影,让大家不忘却这场大灾难,留在记忆深处。同时,还要把这部电影收获的利润用好,并把利润全部捐献出来,创建一个世界灾难基金。基金将受权威媒体或者其他权威机构监督,资金流向,全透明运作,目标是实现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中国人的身影,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大德大爱”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据骆青敏介绍,纪念汶川大地震的大电影,正在紧锣密鼓的筹拍中,由资深编剧李冯撰写的剧本已经完成,同时,呼唤大家万众一心都来参与大电影的拍摄,大家一起携起手来,汇聚成一个大爱的梦想来完成这件事情,让中华民族的大爱美德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本文配图由《瞬间世界》图片社提供)

2019-10-30 ——青年摄影家骆青敏爱洒四川汶川二三事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0043.htm 1 见证患难与真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