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振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矿产资源储量极为富足,仅目前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就达32亿吨,远景储量达百亿吨以上,发热量均为6000大卡以上,可广泛用于炼焦、发电和发展煤化工业。其中,境内的俄霍布拉克煤矿,经查储量达10.5亿吨,是阿克苏地区保存最完整、储量最大、开采条件最好的整装煤田。
天山矿业公司是徐矿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号召,于2002年在新疆组建的全资子公司煤矿,矿井于当年8月开工建设。长期以来,天山矿业公司以“哪怕是沙滩也要变成绿洲”的顽强意志,在戈壁滩上,战风沙、斗暴雪、顶酷暑,克服住废羊圈、喝冰雪融化水以及信息、交通不便的困难,坚持高标准办大矿,用高科技促发展,大力推进“四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目前,天山矿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能力最大、环境最美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已成为天山戈壁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采用先进机器 研发新技术
据了解,天山矿业公司重视采用先进机器,并研发新技术,使矿井产能不断提升。投入使用了岩巷掘进机、掘进机机载临时支护、水仓清挖机、电液控支架等先进装备,井下布置4G网络及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了人少则安、无人则安、安全高效。
打造2000米以上的长距离皮带运输,实现系统最优、环节最简。公司拥有从中厚煤层到厚煤层、从条带型小型工作面至长距离大型工作面的开采工艺和技术,成功研发了超厚煤层一次性采全高、井巷综掘、锚索支护等核心开采技术,填补了新疆地区煤炭开采技术空白。其中,坚硬顶板条件下综采、复杂水体下综合开采等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品为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覆盖南疆四地州。
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把职工当成家人来对待,事事必先确保安全。”天山矿业公司副总经理张斌介绍,他们构建独具天山矿业公司特色的“1234”安全管理法,有效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守住一条底线。即守住发展绝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底线。确立“像关心家人安全一样关心职工生命安全,像新疆抓维稳一样抓好矿井安全”“安全守门、生产让位、管理到位”等新安全理念,始终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通过理念的宣传根植和严格考核,遵章指挥、规范作业的习惯基本养成。
抓好两个排查。即对不放心的人和事进行排查。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职工身心健康,每天对岗前饮酒、情绪波动、有职业禁忌症人员进行排查,定期对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实施“331安全管理机制”,即每月开展3次隐患大排查和3次安全生产标准化巡查,每季度开展1次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按照“排查建档→评估分级→下达指令→落实整改→验收销号”管理流程,一般隐患事不过夜,重大隐患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真正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国家煤监局副局长宋元明近期到新疆开展煤矿企业调研时,对“331”安全管理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在全国煤矿企业推广。目前,天山矿业公司高质量通过了上级各类检查,特别是在自治区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时间长、标准高、要求严、考核重的情况下,矿井实现零考核,是南疆所有检查煤矿中效果最好的单位,大矿的品牌再一次得到行业认可。
实施“三轮”驱动。即干部安全履职、职工规范作业和现场安全管控。(1)实施干部安全履职写实,每季度一分析一排名,连续两个季度排名末位的给予免职处理。(2)归纳总结出安全管理和人员站位“双60禁”,编制《安全风险隐患手册》,让职工清楚知道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不按标准干会有什么风险、带来什么后果,从现场每一个细节环节规范职工行为。(3)强化现场安全监管,组建56人的安监队伍,实行“分片包干、定期更换、连带考核、末位淘汰”制,确保井上下24小时安全监管不失控,上半年淘汰安监员7人。
做到四个并重。即管理、装备、系统、素质并重。(1)建立从公司、专业、区队到班组责任明晰的四级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实施干部、班组长、安监员“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体系;创新实施5106工作面安装“四固定、四熟悉”安全管理法,即安装人员固定、班次固定、绞车司机与挂钩工等岗位人员固定、跟班干部和安监人员固定;从设备地面装车、沿途运输到工作面安装,实行分片分段安全盯控,确保现场熟悉、工序熟悉、过程熟悉、安全重点熟悉,安全高效完成安装任务。(2)大力推进“四化”建设,投入使用了岩巷掘进机、掘进机机载临时支护、水仓清挖机、电液控支架等先进装备,下半年建成井下4G网络及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了人少则安、无人则安、安全高效。(3)利用企业效益较好的有利时机,改造提升矿井通风、供电、运输等大系统,目前新抽风机房已经正常运行,新建5煤绞车房正在调度,确保了各大系统与矿井产能规模相匹配;下半年重点对皮带运输系统进行优化,打造2000米以上的长距离皮带运输,实现系统最优、环节也最简。(4)常态化开展干部学规程提高管理水平、职工学标准提高业务能力的“两学两提高”活动,已引进类似“学习强国”的安全学习软件,推进人才实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建设,着力把天山公司打造成为新疆片区的人才培养基地。
矿园建设温馨家园
把矿园当成家园来建设,处处彰显家的温馨。天山矿业公司董事长陈斌是一位心中装着工人的企业家,拥有满腔的家国情怀,一心造福职工。企业积极建设花园式矿井以及标准化职工宿舍、文体活动中心、免费供水站、疲劳恢复室、热带生态仓,开通职工专线通勤车,让职工感觉到“家”的温馨。与此同时,天山矿业公司持续推进“三园建设”,努力让全体矿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据天山矿业公司纪委书记许玉国介绍,在“三园”中,首先是安居乐业的家园。去年,他们完成了职工公寓标准化改造,建成职工疲劳恢复室,吊篮式更衣箱和免费供水站,wifi网络全覆盖等,今年在这些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又不遗余力推进家文化建设,矿区许多公共场所均用“家·XX”来命名。优化食堂经营模式,饭菜基本为成本价,将餐补提高到10元/天,职工每月基本不花钱就能吃上好饭菜;将职工免费供水站改成在每栋宿舍楼安装一台饮用水净化器,让职工喝上放心水、取水更方便;建成职工文化长廊,更新添置了文体中心设施,每月组织一次文体娱乐活动,让职工闲有所乐。年初向职工承诺的10大民生实事,如今已完成9件,新建的一栋可住600余人的标准化公寓正在有序推进。
其次是增收创效的乐园。企业有了效益最先想到职工,使职工收入水平和企业经济增长同步,上半年人均工资与去年同比上浮7.68%。严格控制单项奖发放,以普惠奖发放为主,上半年发放“决战六个月、全员保安全”普惠奖、一季度安全目标考核奖等530余万元,全员在安全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下一步,公司将优化完善工资分配结构,确保收入的公平合理性,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再次是生态美丽的花园。将工广闲置土地分片包到区队种植格桑花;采购6000余米栅栏,将矿区绿化带的花园、草坪全部规范整齐,让原本单调杂乱的生活区变成“后花园”。利用集休时间,组织党政群团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今年共栽种1200余棵树苗。扎实做好污水处理、煤尘防治、矸石填埋等工作,将处理后的矿井水引入戈壁荒滩进行绿化,把戈壁荒滩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为地方经济发展勇挑“大梁”
据介绍,天山矿业公司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地方,至今累计生产煤炭6015万吨,上缴利税41.57亿元,今年1月~8月安全产煤490余万吨,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为了回报地方,天山矿业经常深入到乡镇、村庄,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等扶贫帮困活动。2018年以来,共赠送扶贫煤2000余吨,价值90万余元,先后对矿区乌素镇英吐尔二村、喀热古勒村、阿格村等23户困难维吾尔族村民,定期送大米、面、油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分销了村民滞销白菜4000多公斤,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脱困,深受阿克苏地区政府、库车县政府和乡镇村民的好评,促进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山矿业公司经过努力,荣获了“投资库车贡献奖”“来阿投资优秀企业”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成长型企业”、江苏省国资委“先进党组织”、全国“文明煤矿”“双十佳煤矿”“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等20多项荣誉,成为新疆煤炭工业现代化的旗帜和样板。天山矿业公司还被徐矿集团公司党委誉为飘扬在天山上的一面旗帜、飘扬在徐矿共产党人心中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