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每周证券

优化融资平台正当其时

□ 刘胜非

创业板自2009年设立至今已有10年,在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培育和推动我国风投产业发展,助力和加速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近期出台的上市公司重组新规,放宽创业板借壳上市等条件,增加创业板的运作空间和灵活性,加大存量资源的盘活力度,也都在为创业板改革赋能。

鉴于创业板存量市场与科创板增量市场的情况不同,当下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逐步推进的方式优化创业板平台建设,推动创业板稳健发展。

创业板设立之初,强调服务具有高成长性的新经济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参考与对比科创板的发展定位,应强化创业板特色定位和功能,与科创板适度差异化布局与安排,进一步扩大创业板服务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创业中小企业覆盖面,为更多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空间和渠道。

适度降低创业板申报企业的财务门槛,比如将盈利门槛降至3000万元以上,提高覆盖面,增加包容性,强化创业板服务中小创企业的功能。此外,择机参考科创板,设置多元化发行上市条件,对拟在创业板申请上市的企业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行业特征和公司治理五个方面实施差别性约束,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采取不同标准的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以及研发能力等综合指标体系加以考察和评定,提高创业板市场甄别优秀企业的效率。

笔者认为,如果调整和优化发行上市条件,需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可考虑将创业板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实行一定程度的匹配,提高暂停上市要求,缩短退市进程。比如,将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修订为连续两年亏损、净利润累计达不到1000万元、营业收入达不到5000万元或者净资产少于2000万元等即实施暂停上市等。同时,借鉴科创板直接退市的安排,增加直接退市条款,把好市场入口和出口两道关,促进创业板吐故纳新、深化改革。

借鉴科创板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创业板亦可提前尝试打破现行的IPO行政管控的定价方式,采取向网下机构投资者市场化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推动创业板实施差异定价,提升估值能力,引导创业板股价在更为合理的价值区间运行。

为提高创业板发行上市效率,优化审核流程,可考虑将审核权限下放至交易所,全面实施电子化申报和审核,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和不同盈利水平的企业实施分类审核。对于国家鼓励的产业,诚信较好、历史未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企业开辟特殊审核通道,加快核准进程。

从创业板的现实出发,不妨采取新老划断或试点方式,对相关申报企业按新的政策与制度监管和审核,以更好地控制市场风险、夯实市场稳健运行基础。

2019-10-15 刘胜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9465.htm 1 优化融资平台正当其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