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着力打造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

——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长张晓兵

□ 本报记者 于保明

□ 王杨宇宸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湾顶端,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籽、脱水菜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番茄种植加工基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巴彦淖尔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8亿元增加到现在的813亿元;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服务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凸显;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497元和17,221元,分别为1978年的76倍和121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10.5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376倍。

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巴彦淖尔市市长张晓兵。

发展现代绿色农牧业

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

张晓兵谈道,作为农牧业大市,巴彦淖尔一方面始终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现代农牧业的率先突破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把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强力推进“厕所革命”,主推水冲厕所,辅助改造卫生厕所,截至2018年底建成水冲厕所2.2万户,改造一般卫生厕所7万户;今明两年准备新建水冲厕所4.1万户、一般卫生厕所7.3万户,到2020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优先重点建设苏木镇和乌梁素海湖区周边村落污水处理项目,推动污水管网延伸覆盖。大力开展“三清一改”整治工作,同时建设杭龙生物质发电、锦江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项目,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推行“345”长效管护机制,包括:“三个统一”,即城乡统一规划、统一执法、统一环卫;“四级联动”管理,即政府主导、乡镇监管、村组负责、村民自治;“五个一”保洁,即每个村组有1套制度、1名保洁员、1辆保洁车、1个公共厕所、每户有1组垃圾桶。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面推行村民小组“微治理”和“五人小组”工作法,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柴草杂物、生活垃圾、畜禽粪污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今,走在河套农村大地,“脏乱差”现象大为改观,到处呈现出院落整洁、绿树成荫、道路干净的新农村美景。临河区富强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五原县联星光伏新村入选“中国最美村镇”,2018年巴彦淖尔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236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9.69亿元。

张晓兵指出,今后,巴彦淖尔将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深入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全力为农牧民营造一个清洁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打造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加强清洁能源使用

张晓兵介绍说,近年来,巴彦淖尔统筹推进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二是全力推进总投资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国家试点项目,积极争取恢复黄河故道,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彻底消除乌梁素海生态隐患;三是统筹实施乌兰布和沙漠、乌拉特草原、乌拉山等生态治理修复。

清洁能源方面,巴彦淖尔风光资源富集,风能总储量约1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风电规模在9000万千瓦左右,风电年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是全国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太阳能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约3500小时,最高地区可达4000小时,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

据介绍,今后,巴彦淖尔将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巴彦淖尔编制了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规划,正在建设中核龙腾10万千瓦光热、四华20万千瓦风电、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160万千瓦风电等一批重点项目。

创新清洁能源发展模式。科学布局调峰蓄能工程,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推广清洁能源供热,探索开展氢能示范应用。

促进清洁能源惠民。重点集中在光伏治沙和光伏扶贫方面。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张晓兵表示。

2019-09-26 于保明 王杨宇宸 ——访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长张晓兵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8976.htm 1 着力打造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