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珂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对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旅游景区予以处理。其中,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随后,乔家大院旅游区管理处发布公告称,为尽快完成整改,8月7日~16日乔家大院暂停运营。
这不是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第一次对A级景区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之前已有一批市场秩序混乱的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其中不乏4A、5A等知名景区。从严重警告到直接“摘牌”,相关部门再次出手,不仅传递出加强景区评级规范管理的明确信号,也意味着对A级景区实行动态化管理已成常态。
事实上,我国A级景区的申报和管理,都有一套明确的制度。尤其是代表我国旅游风景区最高等级的5A级景区,申报更是有着严格的程序,评级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和审核。然而,由于以前景区评级管理缺少退出机制,A级景区成了“终身制”,一些景区打起这样的小算盘:申报A级景区时,不惜投入巨额资源,申报成功、拿到“金招牌”后,就180度大转弯,把游客体验抛之脑后。旅游主管部门对A级景区开出“有进有出”的药方,可谓是对症下药,让这些急功近利的景区不能再钻空子。
景区评级管理“有进有出”,说到底是通过建立动态评级体系,鼓励和督促景区提升管理水平。在乔家大院“被摘牌”后,山西祁县立即成立综合整治领导组,并回应称,将以更严的标准、更优的服务,确保景区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对于景区来说,评级不是终点,而是继续完善服务的起点。评级越高,就要越重视把功夫做在平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如此才能继续捧着A级景区这个“金饭碗”。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需求还在持续迸发,人们的旅游诉求也在不断升级。仅靠评级就想一劳永逸的想法已经过时,口碑立身、品质说话才是景区将来吸引客源的正道。希望景区能化“摘牌”之危为擦亮“金招牌”之机,为游客营造更加舒心和放心的环境,为旅游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