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野

新动能赋能三峡旅游

湖北省宜昌市不断深化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创新作为,开创“两坝一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高素娜

两坝横天堑,沿江尽绿洲。长江三峡是长江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南津关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其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作为巴楚文化发源地和长江三峡起始地,湖北省宜昌市近年来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在打造一系列特色旅游品牌的同时,不断转型升级、创新作为,开创了“两坝一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宜昌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日前,《中国文化报》记者走进宜昌一探究竟。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和长江中上游接合部,古称夷陵,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近年来,宜昌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深入挖掘巴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家民俗文化,以及屈原、王昭君、杨守敬等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打造了“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等特色旅游品牌,提升了旅游景点与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建设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培育和发展具有巴风楚韵的文艺和表演,拓展和发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在该旅游区的非物质文化主题园区里,以《民间记忆》《县太爷断案系列》《礼魂》等表演为主要内容的演出吸引了游客目光。其中,《县太爷断案系列》以归州为背景,把秭归特有的建东花鼓戏元素与现代小品元素结合起来。“在这里不仅能欣赏民俗情景歌舞剧、接受屈原文化熏陶,还能饱览自然美景、近观三峡大坝,在宜昌旅游的这些天我感受到了文化味儿和文艺范儿。”来自辽宁铁岭的游客张枝茂说。

在深挖历史文化的同时,宜昌在研学游方面也不甘落后。如何解决研学游市场当下面临的“只游不学”,将景点与课程相融合,达到“游”与“学”齐飞?宜昌在不断探索。自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来,三峡大坝研学基地研发了一系列具有三峡工程元素和特点的课程。宜昌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市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翟秀刚介绍,三峡大坝研学基地课程涵盖小、初、高三个学段,共五大类别15个主题。翟秀刚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来到宜昌,看绿水青山,品历史人文。

记者了解到,三峡大坝旅游区自1996年至今,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2000余万人次,成为长江三峡沿线接待游客量增长速度较快的景点,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优势日益突出。

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壮美的长江三峡、宏伟的三峡大坝、秀丽的三峡人家、多彩的清江画廊、灿烂的巴楚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构筑了宜昌的美丽画卷,已成为湖北户外运动游、自驾自助游和乡村休闲游的“户外福地、自驾天堂”。

作为宜昌重点打造的旅游产品,“两坝一峡”旅游区是长江三峡原版绝唱,“乘游轮、过船闸、赏三峡、观大坝”成为游客畅游长江三峡的不错选择。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两坝一峡”旅游市场需求,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交运集团”)斥资打造“长江三峡”10号游轮。6月28日,“长江三峡”10号游轮首航仪式在宜昌举行,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舒适的旅游享受。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几年来,宜昌交运集团不断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长江三峡旅游供给新动能。2016年4月,为弥补城市夜游市场空白,以融合城市夜景灯光、水电文化及夜过葛洲坝船闸为特色,宜昌交运集团研发设计了“交运·长江夜游”产品,改变了“白天游览,晚上住宿”的传统旅游模式,挖掘了“两坝一峡”的旅游深度。2019年1月~4月,“交运·长江夜游”接待游客3.91万人,同比增长32.09%。

2016年11月,宜昌交运集团设计开发的“交运·三峡升船机”产品正式投入市场。产品通过与豪华星级游轮的无缝对接,大幅提升了三峡通航效率,实现了融合水电奇观新三峡特色的完整长江三峡游,延伸了“两坝一峡”旅游广度。2019年1月~4月,“交运·三峡升船机”接待游客4.37万人,同比增长112.64%。

此外,依托三峡游客中心公共旅游服务平台及旅游客车资源优势,宜昌交运集团将“两坝一峡”核心旅游产品和宜昌A级景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以宜昌为旅游目的地的精品线路产品,延长了游客在宜昌的逗留时间。

宜昌交运集团董事长江永表示,“交运·两坝一峡”旅游产品历经9年岁月沉淀,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不断向复合型旅游发展转变,已成为宜昌西陵峡水上旅游资源的强大引擎。作为宜昌市核心旅游产品,“交运·两坝一峡”是目前唯一可过葛洲坝船闸的豪华游轮产品,2019年1月~4月,“交运·两坝一峡”接待游客26.4万人,同比增长81.19%。

提升旅游文化新体验

为进一步打造融合多种文化的有深度、有内涵、有底蕴的旅游服务项目,切实提升游客的文化价值体验,宜昌交运集团以资源为依托,深化“两坝一峡”区域内葛洲坝船闸、西陵峡口、三峡人家及三峡大坝的文化内涵解读,提炼峡江文化、巴楚文化、水电文化以及名人文化等,深度融入产品服务的全过程。

围绕“两坝一峡”IP,宜昌交运集团充分挖掘渠道商的线上平台资源,开展同业联盟合作、资源置换、异业联合等,突破单一营销体系实现渠道融合创新,持续开展以宜昌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活动,有效提升市场营销效率,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近3年,“交运·两坝一峡”游客接待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产品品牌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打造优质旅游服务体系,深化和提炼峡江文化、巴楚文化、水电文化以及名人文化的内涵,并将它们深度融入产品服务的全过程,进一步打造融合多种文化的有深度、有底蕴的旅游服务项目,切实提升游客的文化价值体验。”宜昌交运集团副总经理冯剑涛说。

2019-07-12 湖北省宜昌市不断深化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创新作为,开创“两坝一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5891.htm 1 新动能赋能三峡旅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