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劲波
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竞争位置的数字化企业,对于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有着不同的路径选择。
三种路径可供选择
作为赋能者的路径选择。这一类型包括开展海外活动的大多数中国数字化企业,其大多选择与本地优秀伙伴建立合作。中国企业通常带来领先的数字产品、人机界面以及算法,而本土伙伴大多数承担了新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导入并确保了本土化特性。
作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数字化企业的路径选择。那些具备相对较高附加值产品能力以及产品本身易于国际扩展,能在海外市场提供自有品牌的数字化企业,其向海外出售的数字产品,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和海外推广潜力。例如,2012年在海外发布的百度抗病毒软件,再如猎豹移动2012年在美国推出清除手机垃圾文件的应用,这一波业绩得益于中国提供了大量技能娴熟并相对廉价的工程师。随着需求与供给的不断变化,突破性的新产品从实用工具转变成内容平台,实现本土化、适应本土应用与习惯成为核心竞争能力。
作为全球合作伙伴的路径选择。选择这一路径的企业大多具有较低附加值优势,但在中国有着稳定客户基础。这种路径往往是双赢的,因为无需支付获取客户的国际化成本。B2B电子商务模式、新兴的云服务领域,可以归入这个模式,未来阿里云、华为云、微信云、百度云“走出去”都属于这个类型。
创新包容共同发展
打造数字“一带一路”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通过虚拟空间的打造支持五大领域互联互通;二是通过开放中国巨大市场,用“轻资产”方式促进沿线国家传统产业转型、促进创新就业;三是整体利用中国已经形成的数字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主动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区域经济利益共同体基础。
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全球贸易的重要增长点。在重资产的设施联通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以网络相通来促进政策、贸易、资金、民心的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急迫诉求。通过数字经济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的eWTP标准,在贸易过程中采用交易资金居中托管制度和交互评价制度,实现低成本解决商业互信问题,降低了“一带一路”沿线多边和双边的贸易成本。
对于许多国内消费市场相对有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巨大的市场在数字空间上的开放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以数字贸易为突破口,又可以倒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紧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中国数字化企业的作用。
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将有效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对接、产能合作,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并增强供给能力,催生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