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仕春
□ 陈漪珊
在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战略实施过程中,香港大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嘉集团)积极发挥优势资源,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主动作为,以带方案、带渠道、带资金、带诚信的独特 “四带”举措和顶层设计,全方位推动中国咖啡豆中东贸易规划落地,开启国际咖啡市场,“带”出了“一路”风采,实现了跨越发展,带动了内陆企业的驱动发展和多赢局面。
如何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发展战略,近日大嘉集团CEO邝启顺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发挥香港优势
搭建共享平台
大嘉集团总部位于国际贸易金融中心—香港,是一家国际型多元化的综合企业。该集团在中国多个城市设有分部和办事机构。在吉隆坡设有东盟总部、在迪拜有中东总部、欧洲总部设在荷兰。集团旗下分公司及子公司超过30家,业务遍布全球,包括绿色健康产业、金融、地产、保险、国际贸易、跨境电商。
由大嘉集团,MEGA CAPITAL(大嘉资本)联合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荷兰、迪拜等多国政府资源支持创建的中国跨境电商B2B供应链平台——海星链,赋能中国跨境业态零售商,致力为海淘业界提供100%正品货源及国际商品供应链解决方案。该平台甄选超过25个国家及地区的海量供货商及品牌商资源,提供1000多个品牌超过10万全球优品,成为众多国外优质品牌进军中国的最佳合作伙伴。
“一带一路”有65个国家,从何做起?大嘉集团首先想到“一带一路”的伊斯兰国家,人口超过20多亿,个个都对食物有严谨要求。做生意,要先交朋友,理解朋友的饮食习惯,才能与朋友拉近距离。
2016年大嘉集团与印尼政府和大马政府携手开拓清真电子商务市场,建立eHalal.com门户网站,展示清真产品,将全球的买家链接到所有经过验证的清真供应商。清真产品占全球产品总量11%,其中有67%是食品和饮品、22%是药品、其余是美容用品。深入清真市场后,大嘉集团迎来了DMCC(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ubai Multi Commodities Centre)的信任。DMCC是全球领先的商品贸易中心,贸易范围覆盖中东,辐射欧、亚、非三大洲,活跃于大宗贸易的会员超过13,500家,被评选为“2015年度最佳全球自由贸易区”。
带路国内企业
开启国际市场
2017年7月19日,大嘉集团、云南农垦集团与DMCC在云南昆明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正式推动中国咖啡豆中东贸易规划落地。中国咖啡豆出口中东市场的最佳通道,自此全面打开。
DMCC咖啡中心落成后,每年咖啡豆贸易量超过200万吨。DMCC统一制订云南咖啡豆的品质鉴定标准,中东市场进出口贸易标准、电子期货平台交易标准,以大宗贸易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推动云南咖啡豆走出国门。肩负中国咖啡的国际化重担,配合三方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大嘉集团已在DMCC总部设立办公大楼,并在迪拜机场自贸区建立了集现代化仓储、高效物流、国际展销为一体的完善配套设施。
要提高中国咖啡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不单要做期货,也要做现货,才能站得住脚。大嘉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自金融、法律、企业管理、跨境电商的资深专业人才。在云南投资咖啡豆产业,邝启顺领导的团队遇到不少挫折。该公司初期购买的咖啡豆因质量问题完全卖不出去,只能当作交学费。但大嘉集团并不气馁,而是深入种植咖啡源头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为解决国际买家多于云南咖啡豆供应的尴尬局面,邝启顺团队与普洱地区的咖啡豆供应商取得紧密沟通,带着国际买家深入普洱县,与小农户小商户紧密打交道。“四带”尤其是诚信的举动深深感动了云南当地小农户小商户,使他们认识到严格产品质量、遵守市场规则的重要性。
为了中国咖啡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话语权,大嘉集团也建立了一支咖啡专业团队,用自己团队在云南生产的咖啡生豆、用国际市场认可的专业化烘豆技术和磨豆技术,炮制ARC牌咖啡产品,在广州开设咖啡专门店,举办国际咖啡活动,钻研咖啡这门学问。世界上有不少国际性质的咖啡机构,其中Coffee Review最具权威。大嘉集团的ARC牌咖啡参加Coffee Review比赛,得到该机构的最高分。
“只要大嘉集团把咖啡上游产业做好,不仅造福云南农民,也能通过共赢宗旨造福整个中国咖啡产业。” 邝启顺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