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科教观察

“互联网+”促进职教教学改革

宁夏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和应用服务能力,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 艾福梅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汇财代理记账工作室,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大二学生韩超坐在双屏电脑工位前,为厦门一家电子公司做账。

“福建企业专家会远程指导我们真账实做,并审查账本,这相当于在教室完成了‘顶岗实习’,收获很大。”韩超说,等毕业后真正到企业工作,一般的账务就可以直接上手。

这间汇财代理记账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此前一直与银川一家会计公司合作为宁夏小微企业进行代理记账服务。如今,借助互联网和智慧教室,学生可以接受厦门代理记账公司线上和线下的交替指导,为更多小微企业进行代理记账和报税服务,以真实的信息化工作情景锤炼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会计专业学生要到企业去实习难度很大,而现在借助‘互联网+’,学生在‘电脑端’就能接触大量不同类型小微企业的真账,锻炼机会更多,能力自然也更强。”该学院会计系副主任吴晓莉说。

事实上,作为一所有着61年历史、在校生5200余名的职业院校,这种在线财务记账课程仅仅是其推动互联网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的生动案例之一。据学院副院长马成旭介绍,作为宁夏“互联网+教育”试点学校之一,学院推进课程教学、生产性实训、技能竞赛等资源共建共享,大力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信息及网络技术应用课堂覆盖率达80%以上。

在《期货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会实时连线期货公司证券分析师对当日行情进行分析,学生则根据实时行情和技术分析指标,课堂上在电脑端、课后在手机端利用模拟交易软件进行模拟交易。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教研室主任苑玉新认为,在这种模式下,过去老师只讲但不能演示、学生只学但不能操作的教学状态被大大改变,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投资实战技能。

“除了钱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这种极具现实感的实操让学生觉得课堂有意思,也会促进他们课后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苑玉新说。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小省区,宁夏面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难题。2018年7月,教育部批复宁夏为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宁夏随后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力求在“互联网+教育”方面引领示范。

在职业教育领域,宁夏期望通过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和应用服务能力,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马成旭认为,从前期实践来看,“互联网+”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是革命性变革,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已“提档升级”,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西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不足、配置不均等问题,有助于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技能、技术人才。

2019-07-03 宁夏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和应用服务能力,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5462.htm 1 “互联网+”促进职教教学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