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朝欢
“汪清县最大的优势是山好、水好、空气好,但这么好的环境生产出的优质农产品却卖不出一个好价钱,主要原因是缺乏品牌,缺少一个被消费者认知的好渠道。”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处长王胜民2018年10月到汪清县挂职副县长,甫一履职,就边调研边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打造地域品牌,畅通销售渠道。
为了实现县里农产品“优质优价”,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增收,王胜民与一起挂职的价格司申子杭、机关党委张践祚组成了黑木耳产业发展小组,经常深入木耳种植户、菌包厂、木耳加工厂、商务局等调研走访,与县里的干部和农民一起探讨研究木耳产业发展之路。今年3月27日,王胜民在淘宝直播间推介汪清县和汪清黑木耳,首次通过互联网为县里在淘宝网上开设的“汪清特色馆”接入流量,短短一两天木耳销量超过开馆一年多以来的累计销量,但绝对值仍然不高,且随后销售快速回落。这让大家认识到,单纯靠瞬间引流,难以实现长久发展,电商扶贫之路远没有这么容易,必须创新。
探索“生态+产业+电商”扶贫之路
在大家的探索下,一条“生态+产业+电商”的扶贫之路逐渐成形。6月23日,支付宝蚂蚁森林正式上线汪清公益保护地,守护东北虎、东北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打出了“汪清生态牌”。当日,央视财经频道围绕汪清木耳产业扶贫和木耳产品推介进行了长达45分钟的现场直播,打出了“汪清产业牌”。此前一天,汪清木耳入驻阿里巴巴集团天猫自营店“淘乡甜”,汪清桃源小木耳公司成为“淘乡甜”唯一的木耳供应商,打出了“汪清电商牌”。通过这套组合,既向社会公众推介了汪清好生态,又赋予了当地木耳生态价值,还为当地木耳找到了好的销售渠道,实现了生态、产业、电商的融合。
农产品“触网”并不罕见,支付宝蚂蚁森林生态扶贫汪清项目是如何诞生的?“我是支付宝用户,也是蚂蚁森林公益行为的参与者。”2018年5月,王胜民参与了四川省平武县保护地的认领,并注意到其推出的蜂蜜产品。“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么贵(每瓶500克99元)的蜂蜜能卖出去吗?实际情况是先后两次上线各1万瓶蜂蜜很快被一抢而空。”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2016年推出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替代开车、无纸化购物、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被计算为虚拟的“绿色能量”,可用来认养一棵树或参与生态保护地项目。相关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机构,捐资“买走”用户的“树”或保护地,并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或保护一块生态区域。2018年,蚂蚁森林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对新设立保护地的贫困县,可在生态保护地上线后,在蚂蚁森林界面推介一款该贫困县的农产品,并将其打造成生态农产品进行销售。
2018年12月,蚂蚁森林山西省和顺县保护地上线并推出陈醋产品。当时,王胜民刚刚到汪清县挂职。“蚂蚁森林这种生态扶贫模式,有可能成为塑造汪清县农产品品牌、实现优质优价的一个途径。”这一想法像藤蔓一样爬上了他的心头。
“为什么特别看好蚂蚁森林的模式?这实际上是以蚂蚁森林‘背书’的形式,赋予该农产品生态价值,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也就是说,把生态保护和产业扶贫相结合,将公益行为和商业行为相融合,很好地解决了线下品牌塑造难、线上电商‘赔本赚吆喝’的问题。”王胜民说,从目前已经上线的两款农产品——平武蜂蜜、和顺陈醋——来看,项目效果非常明显。
激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内生动力
汪清项目的达成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底,在形成项目初步设想后,王胜民即与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组进行了对接,表达了合作诉求,对方以森林保护地概念不够新颖为由,委婉拒绝了。2019年3月初,王胜民和黑木耳产业组的小伙伴们再次向蚂蚁森林项目组联系。“这次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汪清县约70%面积划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第一批试点,且汪清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蚂蚁森林项目组再度研究后同意设立项目。”
在推动项目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困难,一起参与项目的申子杭深有感触:“蚂蚁森林项目对县里大多数干部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新鲜事物,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到保护地选址、实地考察拍摄、电商直播,小到提供东北虎豹视频图片资料、林调数据、木耳吃法等,筹备工作涉及很多方面,既繁琐又复杂。我们与县里干部协作,加班加点,解决难题。”
经过3个月的筹备,支付宝蚂蚁森林正式上线汪清公益保护地,保护区面积10平方公里,每个用户可以用2900g能量限量申请一块保护地。目前,参与保护人数已超过900万。而“淘乡甜”汪清木耳上线当天,预售销量超过4600件,预售额40多万元。
“在县里挂职已有8个月,在深度参与县里日常工作的同时,支付宝蚂蚁森林生态扶贫项目是我自己主导、全程参与、感受最深的。”王胜民坦言,这个项目从策划、实施到最终落地,看似简单,但又充满曲折。“也让我对扶贫有了更深的认识。扶贫资金有花完的时候,扶贫项目也有建成的一天,但理念和想法改变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