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倩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司尔特)总部位于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各类磷复肥、专用测土配方肥及生态肥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上市公司,拥有安徽宁国、宣州、亳州及贵州开阳四大化肥生产基地与宣州马尾山硫铁矿山、贵州开阳磷矿山等产业实体。
该公司主要产品有各类高浓度缓释复合肥、测土配方肥、高端水溶肥、氯基肥、硫基肥、硝基肥、花卉肥、粉状磷酸一铵、颗粒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钾、土壤调理剂、硫酸、磷酸、盐酸、铁粉等,综合实力跻身中国化肥行业百强、中国磷复肥行业十强、安徽企业百强行列,是安徽省最大的磷复肥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农业农村部测土配方施肥定点生产企业、安徽省农委推荐的首批安徽省配方肥料生产单位。
该公司先后荣膺“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安徽省质量奖企业”等殊荣。“司尔特”系列产品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苏浙皖赣沪名牌产品50佳”和“安徽名牌产品”等称号。长期以来,司尔特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完善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综合效益连年攀升。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始终坚持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并重,不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保生态产品认证。在生产工艺的选取上,公司始终坚持环保节能为先。制酸装置采用“3+1”两转两吸工艺,增设尾气氨法脱硫装置,选用进口催化剂进行尾气吸收净化处理,尾气排放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采用热回收技术充分利用余热发电,年发电量满足了生产70%的用电需求。该公司复合肥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改进型氨酸法氨化造粒技术,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尾气处理采用两级干法两级湿法洗涤,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洗涤液全部返回系统再利用,无污水排放。
此外,该公司选用国内先进环保技术,结合多年生产经验,设计、建设了两套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在排污管道上设置了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同步传送至环保部门,及时监测污水排放情况,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标准后返回车间使用或送入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水平已通过专家论证。
该公司上市募投项目——年产70万吨氮化造粒缓释复合肥项目被列入安徽省人民政府“861”重点计划,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氨化造粒缓释技术,其工艺水平、技术含量、产品质量、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生态景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造花园式工厂企业景观。对厂区主干道的绿化进行景观特色规划,充分考虑植物配置的空间层次、色彩搭配,选择对污染物敏感和对污染物吸收的物种,既能达到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又形成了整体和谐的景观。
环境保护是企业标签
司尔特在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对群众反应热烈、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排污点位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环保设施和环保机构建设上,司尔特公司先后投资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对宁国、宣州区、亳州等多个厂区采取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其他污染防治等措施。该公司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中采用的氨法脱硫技术属国家先进水平,处理后的尾气远远低于国家要求的环保标准。与此同时,该公司还结合企业发展动向,紧跟环保政策导向,未雨绸缪,超前上马新设施和采用污染防治的先进工艺和设备,淘汰落后技术。在污水处理和废气排放方面,司尔特也狠下功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在污染防治上,司尔特坚持贯彻“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重点监控”的污染防治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司尔特厂区面积较大,设备较多,因此产生的初期雨水、淋溶水和冷却水量较大,如直接泵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虽能做到达标排放,但无疑会增加污水处理成本。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在经过多次试验与反复论证后发现,电机冷却水使用后除水温略有增加外,水质几乎与新鲜水相同,故而作为工艺补充水直接回用;而磷酸车间球磨装置用水对水质要求并不苛刻,初期雨水、淋溶水经收集后泵入磷酸车间球磨装置不仅可以取代磷矿制浆的新鲜水,同时还能回收磷元素。此举有效减少新鲜水用量20余万吨/年,不但提高了废水利用率,而且节省了可观的污水处理费用。
在节能减排工作上,该公司最为人乐道的莫过于余热发电项目。其中,宁国公司投资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10,800万千瓦时,可年节约标准煤30,888吨,减少烟尘排放量32.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9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09吨。
与此同时,该公司充分利用副产磷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生产新型、绿色环保建材产品纸面石膏板及水泥缓凝剂,成功解决磷复肥生产中的废渣污染难题,使磷石膏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已依托现有的磷石膏副产品,建成年产6000万m2纸面石膏板及70万吨水泥缓凝剂规模项目,年可处理磷石膏80万吨左右。
安全生产是企业灵魂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司尔特目前的生产大部分已经实现自动化。司尔特人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为了对社会、对企业、对每一位员工负责,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通过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落实各项标准、规程;建立和完善事故预防与控制机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完善与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外协单位的安全管理费用等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从项目建设到各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安全保障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目标。
绿色生产是企业追求
早在2003年,司尔特就开始参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研究,多年来持续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它们的技术优势,联合开发,科技攻关,深入开展测土配方肥、环保生态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与此同时,司尔特还借助参与《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国家标准》起草修订的契机,持续改良相关配方,实现肥料配方的生态化。通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现在该公司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已经建立了“大配方小调整”的生产模式,在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了让生态的产品和科学的方法真正的送到农民手中,实现生态技术下乡。司尔特公司通过与农业部门、推广中心、植保等部门合作,召开现场观摩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兴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等方式,千方百计加大科学种田技术的推广力度。多年来,司尔特农化服务人员不间断地对各地土壤性状、种植结构及农民用肥习惯等进行基线调查,足迹遍布3000多个乡镇、20,000多个村组,并先后建立了土地流转状况、土壤状况、种植结构、气候状况等多个数据库,为更好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了坚强的理论保障。“通过我们的指导,现在部分地区的肥料使用效率已经达到了55%左右,远超之前的30%。”公司负责人坦言,肥料使用效率的提升不仅为农民节省了大量的支出,实现了增收,同时还大大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这正是企业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一直以来,该公司以对“三农”事业的挚爱之情,秉承兴企报国的理念,坚持“高质量、高环保、高科技”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注重以增强内生动力支撑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将司尔特发展成为以磷复肥为主业,资本多元化、品牌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循环产业集团。公司长期与国内众多农业科研院校保持密切合作,斥巨资建立全国首家“中国农大—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紧紧围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品质”的工作目标,持续开展土壤养分检测、植株营养诊断、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农技培训、技术交流等工作,加快高效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不断在“精准施肥、控制施肥、促进化肥零增长”等方面创新突破,帮助广大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产增收。
“谋长远、行大道、走正路,诚信100年不会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司尔特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继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坚持“深入挖潜、持续拓展、勇于创新”,致力做好“国家的纳税人、行业的领头人、用户的仆人、企业的主人”,为“打造百年司尔特,树百年诚信企业”和早日实现美好“三农”梦想而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