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欧盟知识产权局发布《2019年知识产权侵权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由于假冒产品,欧盟每年损失约560亿欧元。
根据该《报告》,在11个主要经济领域中假冒问题最为普遍,包括服装、鞋类、玩具、珠宝、行李箱、音乐录制品、智能手机、杀虫剂、化妆品、药品烈酒和葡萄酒。在英国,由于假冒活动,涉及上述领域的行业每年损失约67亿欧元。
欧盟知识产权局执行主席克里斯蒂安·阿尔尚博表示,假冒和盗版可能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造成威胁。
“我们进行分析与广泛的研究,以支持政策制定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帮助欧盟消费者了解假冒和盗版造成的经济后果。”欧盟知识产权局表示,大量造假者的存在意味着合法制造商生产的正品更少了,这意味着品牌商所雇用的员工也减少了。
根据欧盟知识产权局的估计,在整个欧盟范围,约有46.8万个工作岗位因此而流失。积极方面是,目前的数据与2018年第一次分析结果相比,局部有所改进。
《报告》称,除了服装和化妆品两个研究领域外,欧盟其他领域的假冒产品销售额有所下降。
欧盟知识产权局发现,特别是在化妆品领域,假冒商品的存在导致每年57亿欧元的损失。代表3000多个受造假者影响的品牌商的英国反假冒组织表示,欧洲知识产权局(EUIPO)报告展现了知识产权犯罪“令人痛苦和不安的现状”。
该组织表示,企业和政府目前资金匮乏,需要资金创造合法的就业和支持重要的公共服务。此外,假冒产品对消费者造成的健康和生命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该组织还表示其在英国致力帮助教育消费者,并提高政策制定者对知识产权犯罪“日益增长和来势汹汹的威胁”的认识。(徐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