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正阳
每年五六月份,高校进入“毕业季”,数百万大学生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在这之前,他们要面临一场集体学术性的“大考”——毕业论文答辩。如果要问今年毕业生的毕业季关键词,“论文查重”一定是其中之一。
社交媒体上,关于论文重复率要求降低的吐槽数不胜数。据媒体报道,部分学校的毕业论文重复率要求从以前的30%以内下降到20%,有的学校甚至降到了8%。如果重复率过不了关,论文就进入不了答辩环节。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楼艳看来,学术规范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她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术规范是诚信底线,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生时代就应该牢牢树立底线思维,具有“红线”意识。“论文查重的目的,也是在学生中建立纪律观念和规则意识,教育学生要敬畏规则,遵守制度。”楼艳说。
然而,当下有些大学生、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或课程论文时,常常守不住这个底线:有人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复制粘贴;有人担心涉嫌论文抄袭,专门请人给论文“降重”;还有的人甚至铤而走险,买卖论文,花重金找人代写……
论文买卖现象为何屡禁不止?“非法论文代写机构抓住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怂恿学生花钱造假,致使部分学生失去了诚信底线。”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春城建议,除了对学生、学校严加约束,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供应方的监管查处,切断论文造假的供应链条。
王春城介绍,河北师范大学会在每年的研究生入校教育中,专门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对待学术的态度在研究生行为规范、行为准则里也都有明确的规定。他建议,高校可以在本科生入学教育中加入科研诚信的教育内容,为将来严肃对待毕业论文打下思想基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认为,大学应该要长期常规性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体系。学校如发现有学生买卖论文,要根据相关法规对其进行严厉处罚。此外,相关部门要严查论文买卖、代写等网络信息,相关平台要加强信息发布的审核监管,把好网络出口关。
《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则直击青年学生的“痛点”:论文抄袭是学术问题,更是诚信问题、道德问题。如果学生在求学期间就不讲诚信、投机取巧、应付了事,那么以后面对工作、家庭、社会,又将如何做人做事呢?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时刻牢记诚信做人、扎实为学,与其煞费苦心找人代写,不如认认真真把书读好,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当每个年轻人都能将严谨的治学理念、诚信的价值观念根植心灵深处,学术不端行为自然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总之,诚信是安身立业之根本。高校“毕业季”理应上好一堂“诚信课”,让毕业生以诚信面貌迎接新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