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璐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被称为“地球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开展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到一片片绿洲,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成为防沙治沙人类实践中亮丽的一笔。
开展荒漠化防治,必须积极构建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防治之路。近年来,库布其、毛乌素等沙区的治沙实践中已经得出一条宝贵经验: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沙区特色产业、精深加工业和沙漠旅游业,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从而增加当地群众收入,能够使当地生态得以恢复、沙化面积得以减少。
开展荒漠化防治,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倡导科学精神,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多年来的生态治理实践证明,一定要根据气候特征、年降水量、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唯有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用科技创新支撑荒漠化防治,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