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三个“三”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安徽铜陵市进行财政改革创新,地方财政管理呈现“预算执行快、收入质量优、存量资金少、库款规模稳、信息公开全”特点

□ 本报记者 张勋飞

近来,安徽铜陵市财政局以资金“绩效”为主线进行财政改革创新,坚持“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以“全面绩效管理年”活动为抓手,以“三要领、三评审、三机制”三个措施为保障,地方财政管理呈现“预算执行快、收入质量优、存量资金少、库款规模稳、信息公开全”特点,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要领:谋实

提高站位,树牢预算绩效意识。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逐步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各级各部门支出的责任意识和“重绩效、讲绩效”的预算管理新理念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信力。

制度先行,健全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1+5+N”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以基本制度为统领,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原则、范围、方法、机制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建立起部门预算、涉企资金、民生工程、扶贫资金和政府投资等5个专项制度;配套出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20多项配套政策,推动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创新机制,合力推进绩效管理。财政部门在负责牵头抓总的同时,充分依靠各预算部门和单位,共同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促进预算绩效目标与各部门的职能和工作目标相融合,突出财政与主管部门携手把关,实现全市上下同频共振、齐抓共管。

三评审:践行

控源头,促改革,细化预算公开评审。推动精细理财、引智理财和民主理财,促进预算编制更加精细、更为科学、更有质量。坚持评审范围全覆盖,按照三年全覆盖的要求,2018年组织人员对37个部门、739个项目支出预算进行评审,核减率21%;将项目评审嵌入到部门整体支出预算公开评审,探索支出政策评审。

抓重点,防风险,强化政府投资评审。严格投资评审,实现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全覆盖,2018年完成评审项目39个,计划投资8.06亿元,审减率9.59%;严明法规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确保质量控制、时效控制“两到位”;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量力而行、量财办事,投资规模与政府债务限额相匹配。

重实效,稳增长,深化资金绩效评审。资金兑现突出“快”,打好财政政策与税收、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市财政于项目报批后3个工作日内拨付资金;评价过程突出“实”,综合考虑项目进度、目标实现程度、产业发展等因素,组织独立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为预算调整提供充分依据;结果运用突出“优”,实行竞争立项、多中选好、好中选优,评价结果优秀的项目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三机制:提升

健全预算公开机制。重大支出项目广泛征集民意,完善预算集体审查机制,着力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坚持预算“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预算与人大联网,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

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确定的产业政策和重点扶持领域,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实行竞争性分配,对年度项目进行动态调整。近三年累计调整项目177个,其中完善102个、增加39个、退出36个。

健全绩效挂钩机制。将预算安排与公开评审、预算执行、存量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直接挂钩,分优先安排、适当压减或不予安排下年预算。同时,建立沉淀资金清理回收机制,强化涉企信息系统运用,建立黑名单制度。

2019-06-12 安徽铜陵市进行财政改革创新,地方财政管理呈现“预算执行快、收入质量优、存量资金少、库款规模稳、信息公开全”特点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4350.htm 1 三个“三”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