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看台

建立政智互动绿色通道

建立智库与决策部门间的常态化沟通与成果报送机制,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为政府推送智库研究精品成果

□ 石旭斋

智库与政府沟通不畅既有智库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方面的原因;既有沟通渠道少的问题,也有沟通人员少的问题。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赋予智库决策知情权

将智库咨询在决策中的地位法制化和制度化。需要通过法规制度把政府对智库成果的潜在需求制度化,解决需求不足和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要完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赋予智库更大的决策知情权、决策介入权、政策评估权与智力报偿权;要建立重大决策问询制度,建立智库采纳制度以及决策机构对智库成果的回应机制,形成政府与智库间的良性沟通;政府相关部门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时,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安排决策咨询成果购买经费,将智库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纳入采购范围和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引导智库市场有效供给。

以高质量提升政智互动

以高质量的智库成果不断提升智库与政府沟通的良性互动。强调以下五点。一是提升智库的专业化程度,准确定位智库的特色和研究重点。理论研究、战略决策、应用研究与对策研究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综合性高水平智库可以四者兼顾,但对于一般地方性智库而言则要有所侧重。二是强化智库成果的品牌意识。要打破智库研究水平普遍不高的困局,智库亟须制度改革,打造稳定、专业化的研究队伍。使智库由综合化发展阶段向专业化发展阶段前进,并进一步向品牌化发展阶段迈进。三是积极主动与决策部门进行沟通。智库应主动与决策部门建立一种常态沟通机制,了解掌握其需求,增强研究和建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四是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同创新。智库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建设跨学科、多主体的研究平台,实现文理之间、高校之间、校府之间的有机融合,使不同的研究主体围绕共同研究的问题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五是优化智库人员结构。一方面,增加智库与政府信息沟通人员和成果推广人员数量。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旋转门”机制。拓宽智库与决策部门交流、联络、合作的渠道,提高智库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把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主动、积极地渗透到有关决策部门中去。

建立以省级层面智库联盟为平台的沟通主体。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或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牵头组建省级智库联盟。该联盟比起单个的智库更有利于与决策部门的沟通。一是有能力推进智库研究人员与政府部门人员之间的双向流动。二是能够建立统一省级服务平台。平台不仅有利于政府与智库的互信和沟通交流,也有利于解决单个智库解决不了的其他问题。三是建立智库与决策部门间的常态化沟通与成果报送机制。汇编智库成果专报,定期报送省委、省政府,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探索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政策咨询、对策建议快捷传递。四是整合各类智库研究资源,形成研究合力,开展联合攻关,为政府推送智库研究精品成果。

促进智库政府双向沟通

创新智库与政府直接双向的沟通渠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可以以政府智库和媒体智库做中介,以及直接和地方政府合建智库的方式开展与决策部门的直接双向沟通。

发挥媒体在智库与政府沟通中的中介作用。资深媒体人往往对政策的把握比较准,对政府关注点和社会热点、难点有极强的敏锐性。因此,更能找到领导的关切所在,更能发现一些问题并推荐给智库加以研究,也能很好地把智库成果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推向政府和社会。

智库与地方政府合建智库。一些智库和地方政府合建研究该地区或该行业的智库,能很好地解决智库和政府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智库成果转化形式多样性和采用时间的滞后性应当得到认可。智库参与政府决策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参与政府制定政策及决策的调研、座谈会,向政府提交政策建议,参与起草政策法规,接受媒体采访引导舆论和阐释政策,以及通过发布研究报告间接影响决策等,其智库成果的转化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智库提出的概念、理论、措施被政策文件直接和间接采纳,智库的研究成果引起大众传媒的注意,进而引起决策者的注意等。同时,有些前瞻性的研究往往并不能得到决策部门当时的采纳,若干年后证明专家建言的正确性或适当条件下被政府采纳。因此,不能仅以领导当时的批示作为成果采纳多少的唯一判断依据,也要认可非显示化和非短期显示的智库成果。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法学教授)

2019-06-12 建立智库与决策部门间的常态化沟通与成果报送机制,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为政府推送智库研究精品成果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4295.htm 1 建立政智互动绿色通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