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每周证券

以债务人为中心优化金融生态关键基因

□ 杜 静

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与现行《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相比较,确定了以债务人为中心的分类新理念,强调商业银行对非零售资产分类时,应以评估债务人履约能力为中心,重点考查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偿付意愿、偿付记录,并考虑金融资产的逾期天数、担保情况等因素。这对优化和校正我国金融生态的关键基因,具有基础性、方向性和现时性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资产风险分类,遵循以债务违约事件为主导的原则和理念。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开放程度快速增强、市场关系丰富、与全球经济交往加速融合的当下,作为主导金融生态的关键基因就应优化乃至重塑。以债务人为中心的商业银行贷款分类新理念,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生态发展到新阶段,对风险管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对金融生态整体质效优化提出的新目标。以债务人为中心,矫正了金融生态债务的链条关系,能有针对性地根治因市场关系扭曲产生的过度担保顽症。

以债务人为中心,体现的是风险资产趋势性管理能力。优化金融生态的根本目的是避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关系。以债务人为中心的风险资产管理,管的就是长远、本质和趋势。这次征求意见稿,对债务人在一家商业银行债务出现5%以上不良、其他债务亦为不良的规定,以及债务人在多家商业银行出现5%以上逾期、全部债务亦为逾期的要求,就是以“人”为中心对于风险资产的总体性和趋势性管控,是工作标准与工作目标动态性与过程性的统一。

以债务人为中心,体现的是风险资产变化性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只有在变化中把金融资产风险管住了,金融生态基因中的“稳”因子才会越来越强。这次征求意见稿,规定重组贷款的风险分类,不搞“一刀切”即全部进入不良贷款,释放出了以债务人为中心的变化管理强烈信号,现在就看商业银行如何把政策新空间转化为变化管理新能力。

以债务人为中心,体现的是风险资产穿透性管理能力。这次征求意见稿,将风险分类的资产范围由贷款扩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债券和其他投资、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等。这些规定或约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方面,能极大压缩商业银行在风险资产管理中的“漏出”空间,使通过不同资产置换掩饰不良资产的行为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有效堵塞了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界定的模糊地带,突出风险资产管理的谨慎精神,并立体化、全过程地增多了商业银行管控金融资产风险的机会、系统手段和复合能力。

2019-06-04 杜 静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3974.htm 1 以债务人为中心优化金融生态关键基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