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企智库

把握未来需要战略思维

□ 赵福全

虽然官方层面对电动车替代传统燃油车进行表态,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不少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禁售燃油车的时间点不会早于欧美国家,毕竟中国有着非常庞大的汽车产业和巨量的汽车销量。

虽然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但在体量上仍难以和传统燃油车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广大消费者接受认可电动车才是推广的关键。而要使消费者全面接受纯电动车,需要破除两大障碍——一个是使用习惯变化,另一个是里程焦虑。在使用习惯方面,驾驶者如果发现燃油车快没油了,只需要到加油站加油即可,整个加油过程也就两三分钟,简单、快捷。而在使用电动车的时候,需要频繁给电动车充电,而且如果整个社会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不完善,那基本只有在安了充电桩的家里才能充电。里程焦虑决定了驾驶者只能在短途的城际间往来。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如果要想增加续航里程,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增加电池数量,而这又面临电动车最大装载量和成本的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我国政府主要推动的方向就是纯电动车,但是纯电动汽车发展面临诸多瓶颈。更多具有前瞻视野的规划部门开始关注氢燃料电池。丰田适时推出了自己的氢燃料汽车Mira。在美国环保署的测试中,这款车型在做功结束后排出来的只有水,而在加注方面像燃油车一样方便,仅需3分钟。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汽车公司对电动车不是特别热衷,而认为氢燃料电池是终极解决方案。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成本均摊到更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春天即将来临。

如今汽车产业正面临一场颠覆式变革,这对于有着100多年积累、庞大的汽车产业来说,想要告别过去,展望未来,谈何容易。新技术的不确定性、未来趋势的判断、产业转型的方向给汽车人增加了很多纷扰纠结。而此时正是决策者以战略思维把握未来决胜千里之时。

具有前瞻视野的战略决策者已经认识到,未来汽车将是多动力源共存的时代,唱衰内燃机显然是错误的。未来15年内,纯内燃机汽车还会有至少65%的份额。热力学定律决定了内燃机的极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迅速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内燃机将与电池电机系统结合成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系统,继续发挥作用。利用内燃机的低成本、强大的产业优势,来弥补电动车的成本高、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以及一些寒冷地区无法使用的短板。

时代的更替,产业的变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如果缺乏前瞻意识,则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个时代将考验决策者的胆识与智慧。当锂电池纯电动汽车发展遭遇瓶颈时,不妨将目光多放一些到氢燃料电池上。某种程度上看,把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决策者的胆识与智慧。

2019-05-29 赵福全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3665.htm 1 把握未来需要战略思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