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实现创新发展 科学普及不能落下

□ 眉间尺

每年一次的全国科技活动周落下帷幕。在过去的几天里,一批科技创新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与人们见面。被展示的既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嫦娥四号探测器这样“高大上”的科技成就,也有“氧健康舱”“爬楼神器”这样“接地气”的创新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科技周将主题定为“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明确地揭示出了科普的重要意义。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应被放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科学普及又包含多层面的内涵,既有科学精神的诠释和宣传,也有科学知识、科学史的介绍和传播,更有针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解读。

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既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说清楚新科技的原理,更应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新科技的社会影响和发展趋向。对于基因技术、机器人等引起持续争议的伦理和文化话题,更应本着客观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加以分析,澄清误解,消除疑惑,提升全社会的科学素养,以及对科技造福人类的信心。

加强科普的意义还在于帮助人们划清“新科技”与“伪科技”的界限。在科技发展的历史上,每逢新科技出现,总会有人打着新科技的幌子,搞骗局、传谣言,也有一些不法商家惯于玩概念、蹭热度,开展所谓“借势营销”。不但对社会生活造成危害,而且搞混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伤害人们对新科技的热情。

只有把新科技的科普工作做到位,才能避免骗局和谣言在科技发展之路上恶意“抢跑”,从而为科技创新以及将其应用于生活营造良好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科技发展进步的动力和耐力,新科技“深度科普”必须将其作为重点人群。然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为打着新科技招牌的骗局和谣言的“重点目标”。因此,今天的科普工作不应忽略老年群体,而要结合老年人认知和心理特征,开展精准的科普工作,避免老年人成为不良之徒以新科技之名行骗的重灾区。

2019-05-29 眉间尺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3658.htm 1 实现创新发展 科学普及不能落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