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发改委巡视员姚伟明: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成为最讲信用的城市,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增强信用大数据平台,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二是深化业务融合,实现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将信用管理融入行政审批权过程。三是推进分类分级监管,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目前已有国税、安检等27个部门出台了相关制度,将分类分级监管作为行业表彰、检查评比的依据。四是推广城市信用分,2018年11月16日杭州正式推出城市信用分,探索城市信用分与市场应用分、芝麻分融合运用的创新模式,让信用红利普惠市民,增进群众的获得感。五是加强信用制度和机制建设,建立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加快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信用工作机制;推动多领域联合奖惩,及时上报联合奖惩的实施成效和典型案例;建立及时有效的信用修复机制,明确失信信息的有效期间和有效期内的修复条件、修复标准等,每季度处置一次信用评定,安排相关责任人参加,宣传信用政策,普及信用知识提高信用意识,目前已累计完成信用修复一百多起。
杭州市在大力推进信用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惑:一是城市各类信用分的定位问题。城市各类信用分是否需要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执行,城市信用分与芝麻分等市场信用分的关系和边界如何界定。二是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开放的途径。公共信用信息除了征信机构以外,是否可以向其他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开放的边界又如何界定,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