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欣
“我的自选股里,居然关注了16只4元以下低价股,其中3元以下超低价股多达9只。”一位拥有20余年投资A股经验的“骨灰级”投资者近日饶有兴趣地向《广州日报》记者介绍。
据了解,随着A股年内的这一轮反弹行情,一方面高股价代表贵州茅台奔千元而去,百元股已经达17只;另一方面低价股数量也越来越少,年内5元以下的低价股已经被消灭近半,1元以下的个股已经消失,“白菜股”的稀缺性让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不过,目前不少低价股存在基本面或者政策风险,对这类问题股,投资者要谨慎。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截至4月12日,A股3600余只个股中股价低于5元的仅剩445只(剔除停牌个股),股价低于3元的仅有66只。在今年前3个月,题材股和概念股轮番上涨,已有超过44%的5元以下低价股被市场“消灭”。
绝大多数低价股今年以来都有较高涨幅。截至4月11日上证指数今年涨幅27.91%。低价股中跑赢指数的为数不少,3元以下的个股中有37只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涨幅居前的华东科技大涨84.35%,雏鹰农牧涨74%,*ST慧业涨70.59%,永泰能源涨69.4%。
部分老股民特别钟爱“低价股”,而低价股也有让散户获得高回报的时候。典型例子是,当年中国联通最低价格仅为2.19元,最高价一度涨至13.5元,涨幅为616%。
一位拥有20余年投资A股经验的“骨灰级”投资者介绍:“在牛熊交替阶段,主力炒作重点不突出,布局低价股风险较小;牛市确认后,很多个股都会涨,就要重点出击,紧抓市场热点,重视资金赚钱的效率。”
海通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提出,回顾2005年~2007年以及2009年的牛市,低价股均在牛市中期有一轮出色的表现。在市场上涨的第一波,市场热点通常是具有政策刺激催化,或是基本面发生变化的板块,投资者相对还比较理性。但随着行情深入,股市赚钱效应开始吸引更多中小投资者入场。中小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关注更少,加之前期高价股多数已高处不胜寒,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去投资那些股价低、涨幅少的公司,从而直接催化了低价股的崛起。
相比散户的心态,机构投资者则相对更加理智。有券商人士表示,这些低价股的盘子很大,需要大资金去推动,除非遇到几年一遇的大牛市,在平时会长期趴在下面小幅波动。
低价股中很大一部分是ST股、业绩爆雷和利空事件股,这些个股的基本面是否能支撑当前股价,恐怕需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分析人士认为,对于部分低价股而言,既有其业绩不稳定的因素,又有其自身经营风险的问题。至于极少数的低价股,还可能会存在一些特殊原因,如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及欺诈上市业绩造假以及其余市场争议太大的风险等,投资这类个股尤其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