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自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的报道

大观区区委书记陆应平(右五)调研指导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作

大观区区长潘功发(前排右三)深入基层指导工作

大观区海口镇万亩小麦春季管理飞机喷洒低毒高效农药

西江唱晚

西城区鸟瞰图

□ 杨 旭

□ 本报记者 张海帝

大观区地处安徽省安庆市城区西部,是安庆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大观区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大观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456”总体部署和区委“561”行动计划,践行新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创新发展积聚动能。坚持引才引智,与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与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实现战略合作。传统产业转型加快,“两新产业”不断成长。新认定鑫富化工、海康药业等6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家,全区“两新企业”累计达52家,“两新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增长24.6%。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不断加快“放管服”改革,区乡村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开通。在城区率先组建区级政务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并联审批工业项目25个。全面开展“减证便民”专项治理,精简率达56.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等政策,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90户。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城西建设投资集团,完成国有公司股权划转。投融资改革实现突破,通过“4321”政银担合作模式,为通显新材料等7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3900万元。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聚焦首位产业“十个一”重点任务,壮大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全区实现首位产业产值97亿元,增长25%。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城区四大城市综合体带动消费能力增强,锐鹰文化产业园一期顺利开园。建成电商公共服务和运营中心1个、农村服务站10个,电商交易额增长20%。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增省级家庭农(林)场2家、合作社2家。划定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5万亩。安庆番鸭获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柏兆记公司跻身安徽品牌企业,海口镇荣获全省首家“质量认证示范点”称号。

开放发展成效明显。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完善“1+1+1”招商模式,成立“10+4”驻外招商团队,“县级领导领衔招商、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攻招商、专业人员驻点招商、企业以商引商”的大招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招商活动的密度和频次大幅增加,成功举办北京、深圳、南京、上海等专题招商推介会12场。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实际到位资金63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310万美元。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深入开展经济督导,“四督四保”抓项目,“四送一服”帮企业。列入市级调度的39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完成市区两级“四送一服”办理事项500余件。力天环保循环产业链等19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飞凯卤代烃等7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新储备亿元以上项目3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在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上优化保障服务,在全市率先开通用工服务“直通车”,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上千名。创新打造普惠金融超市,小微企业获银行贷款超5000万元。支持企业获批市级以上各类奖补资金4200万元。成功获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中央预算内项目补助资金6906万元。

平台拓展开创新局

园区发展提速增效。开发区加快“腾笼换鸟”,清理低效闲置用地企业15家,释放土地467亩,报批土地1000亩。新入园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飞凯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开发区预计全年实现工业产值33亿元,增长42%;完成税收1.75亿元,增长43.8%。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公共管廊实现联网运营,蒸汽管线智能化工程顺利竣工,园区形象明显提升。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成凤凰片转隶和山口乡托管。

海口新区顺利启动。海口经济开发区(筹)正式更名为大观经济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编制完成了“5+1+4”规划体系,确定了“1+3+2”环保首位产业定位,构筑“一核三轴五区多点”的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土地指标报批、安置点选址、拆违控违等工作。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破题,启动全员聘任制改革,完成首批三、四级雇员竞聘。

新城建设展现亮点。实施净地、绿地、项目落地计划,加快发展快递物流业、高端汽车销售业、房地产业,推进大观新城由政务中心向服务业基地转变。启动新城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修编,完成皖西南快递物流园顶层设计。中通快递分拨中心建成运营,上海普洛斯、深圳怡亚通供应链基地项目成功签约。中通路开工建设,丁香路与环城西路全线贯通。完成土地收储742亩、出让200亩。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顺利破解民发大厦历史遗留问题。福特、一汽大众、奥迪等品牌入驻汽车商贸街,置地·百悦华府成功预售,全民文化体育中心全面投用,政务中心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提升。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老城“两治三改”力度加大。在全市率先启动片区“城市双修”,腈北路和黄土坑西路节点公园、集贤路亮化工程、27处外立面改造开工建设,石化绿色生态长廊规划编制完成。老工业区海绵街区改造PPP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8亿元,四方城、花亭南北村、龙门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全市样板,纺织西路、热电路等9条道路 “五化”改造全面竣工。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改造面积达50万平方米,分配保障房1263套。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推行“智慧+城管”模式,拆除违建面积4.3万平方米,违建治理工作全市领先。

乡村振兴“九大行动”有力实施。设立10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出台农业发展扶持政策,乡村发展动力进一步激活。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整合村级集体资产4.5亿元,实现3500名农民变股民的目标;十里村、茅岭村、联胜村和五里村列入省级“三变”改革试点村,大观区入选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唯一试点县区。投入资金25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城乡环卫一体化,顺利完成400户改厕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3个乡村文化活动广场。山口乡政府驻地建成区、海口镇保婴村、新民中心村通过市级美丽乡村验收。

生态环境日趋优化

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力。铁腕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办结信访件63件,长银矿业生态修复经验在全省交流。高度重视江豚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完成6个码头泊位关停、193艘渔船退渔转产。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水清岸绿产业优“1515”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固废排查整治、沙漠洲环境综合提升、皖河口国控断面联防联控,深化“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取缔关停69家、整治提升62家,长江大观段沿线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狠抓扬尘治理、秸秆禁烧、餐饮油烟及城西臭气治理,全年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投资700万元,新建东风圩排水闸,重建袁柏闸;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谷桥大沟、十里大沟、黄梅山庄东池水体得到有效整治;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全面完工。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危废规范化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文明体制逐步完善。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河湖清洁专项行动,建成3座生态水库、105处生态塘坝,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全面“清零”。健全“林长制”,完成人工造林3000亩、森林抚育6000亩,市树道路、市花公园相继建成,成功创建三洲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施700亩退宅还耕计划。创新环保监管机制,引进“环保管家”开展专业化常态化检查。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圆满完成民生工程任务。投入1.96亿元,高标准实施26项民生工程。夯实“兜底型”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障机制,基本养老保险在线缴费达2.9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达9.2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9.3%。创新“发展型”民生,在全市率先完成惠农补贴资金拓展改革,完成校舍维修和学前教育改造工程,建成4所食品快速检验室。拓展“健康型”民生,发放医疗救助金和残疾人救助金759万元,完成8.3万人家庭医生签约。

全面推进十大惠民实事。顺利完成4个社区文化广场和5个城市微公园、海口中心学校综合楼、林业村村部提升工程等3件实事,北正街特色美食文化一条街、婚姻登记与免费婚检一站式服务大厅等两件实事基本完成。5件实事有序推进:海口镇供水管网已纳入海口新区基础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物修缮工程开工建设,大王庙传统风貌保护区棚改征迁基本结束,沿江西路延伸段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广成圩北闸站拆除重建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提前启动项目征迁;“8828”石化管廊带拆迁还建房开工建设,S332线拆迁还建房完成项目选址,启动施工图设计;四眼井农贸市场建成即将投入运营,荣升农贸市场周边棚户区改造完成。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行名校办学集团化,太平寺小学、十里中心学校融入高琦小学教育集团;石化大湖幼儿园完成移交;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和国家语言文字示范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联姻”,组建全市首家“1+X”紧密型医联体;完成市第三人民医院管理体制改革,1.1亿元改扩建工程一期顺利立项。完成海口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建成9家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站,玉琳路街道荣获全国第一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建成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五里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通过市级验收,市级公共就业服务示范社区增至5家;为退役军人开发专项岗位100个,已上岗41名。残疾人工作成绩突出,该区被列为全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试点培育地区。华茂社区、宜园社区获“省科普示范社区”荣誉称号。结对帮扶太湖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村(居)“两委”换届圆满完成,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规范提升。皖河农场社会事务顺利移交。

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大力开展“五大攻坚”专项行动,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实现规上企业“六项机制”全覆盖,完成安全隐患整改1182处,安全生产实现“双下降”,总体形势稳定向好。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烟花爆竹禁限放、非洲猪瘟防控、“大棚房”整治等工作有力有效。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安康杯”竞赛获全国表彰,非公团建工作全省示范,“妇女之家”阵地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应急救援、政务公开、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工商联、老龄、地方志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大观区站在新起点、翻开新篇章的起始之年。展望新的一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大观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六稳”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奋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化,突出片区转型、动能转换、城乡统筹、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工作重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逐梦之路无坦途,破浪前行须奋进。我们坚信,大观区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拼搏、务实高效、砥砺前行,一定能以更高境界、更强本领、更优作风、更佳状态,奋力谱写大观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文配图由大观区委宣传部提供)

2019-03-25 ——来自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的报道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0845.htm 1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