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野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打造生态旅游胜地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以生态为基础、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绿色发展道路

黄淦波 1962年4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深圳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EMBA毕业。现任东莞市观音山集团董事长、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联盟理事长、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因行业影响和社会贡献突出,2007年3月5日和2008年3月5日及2012年3月5日,作为特邀代表三次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 梁畅水 司 倩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观音山)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恰似一颗明珠嵌入南粤大地上,这里的山、水、道、佛异彩纷呈,美轮美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辉相映,犹如人间仙境。观音山被中国旅游界公认为最具吸引力的美丽地方,但此前它只是一座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荒山。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勇敢的企业家在市场大潮中成长起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澎湃的动力。他们承担责任、以身作则、勇敢创新、务实高效,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东莞市观音山集团董事长黄淦波便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下海经商的企业家之一。1999年,黄淦波怀着极大勇气和胆识与樟木头镇政府签订50年的合作协议书,开始重建观音山这项浩大的民心工程,拉开了他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大胆创业的序幕。自黄淦波接手观音山后,凭借他的睿智与双手,彻底改变了昔日荒山。

以生态为基础

塑造文化旅游品牌

当人们走进观音山时,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早在观音山创建之初,黄淦波就深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他不但找准了着力点,还在理念、载体、市场、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力求健全完善。通过举办活动,打造高端旅游文化品牌,成就了这一方难得的生态旅游胜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果一个企业,一个老板能够目光如炬又具有文化自信,那么,这家企业就有蓬勃发展的希望和生机。

自接手观音山之日起,黄淦波便开始摸索发展之路,他坚定地选择了文化立园战略,大打文化牌,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搭建文化平台,夯实沉淀文化,从而塑造具有观音山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2000年元旦,迎千年曙光活动开幕。同年12月份,东莞市政府批准成立观音山森林公园。2004年,观音山迎来发展良机,由观音山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举办了首届“中国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首次提出健康文化的概念。2005年10月1日,“10万人民齐颂祖国”活动拉开第二届“中国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的序幕。据资料显示,该活动是当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唯一的广东新闻。同年12月,全国政协礼堂内“10万人齐颂祖国”图片展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莅临剪彩。2017年10月,以“迎奥运,促健康”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开幕,通过一系列活动,烘托出观音山不仅是一座著名的佛教之山、健康之山,而且还是一座文化之山。因行业影响和社会贡献突出,2007年3月1日和2008年3月5日,黄淦波作为特邀代表两次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黄淦波在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的情况下,也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并引起了当时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2005年12月23日公园经当时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2月,当时国家林业局发文称赞“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的一块样板”。2009年6月底,观音山又被入选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广东省服务业100强”的行列。这是广东省政府对黄淦波奉献于国家的成就所给予的荣誉和肯定。2009年12月,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捷报频传,荣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黄淦波在创建观音山这20年的征途中,无论是高歌猛进还是艰难险阻,他不忘初心,不遗余力加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且在文化领域里做得非常到位与成功。用“笔墨诗词度岁月,文山书海陪人生”这句话来形容黄淦波是最贴切不过。

以文化为载体

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的生活需要,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黄淦波认为,我国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诉求成为主流需求,只有将文化作为提升消费体验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才能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广东观音山是南粤的一座文化名山,景区文化有载体有灵魂,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黄淦波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栽培。他说:“文化是一个载体,需要传承与弘扬。公园举办文化活动,构筑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文化平台,就是希望把更多的文化人士都汇集到这里来,共同展现五千年的优良文化;搭建一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质的舞台,让更多的人知道,东莞也有璀璨文化的一面。”他的这一思路,在观音山发展的过程中,直接起到了推动作用。

广东观音山从初建时经营入不敷出,到2017年仅一年入园人次超过120万,这样的成绩在珠三角的众多景区中也是屈指可数的,而这与黄淦波目光如炬又有文化自信是分不开的。他一直致力打造文化名山,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使旅游文化更富有灵魂和精神内涵。

黄淦波表示:“景区文化建设,对旅游产业而言,其升级转型发展同样需要文化的强大支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是走马观花式,更多的是富含某种文化能量的精神需求。为此,景区每年推出了40余场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主要围绕佛教文化、健康文化、姻缘文化、公益文化、传统文化等系列文化主题展开深挖。”

在旅游开发中,文化作为塑造品牌的重要基因,一直起着凝聚和催化的作用,并使观音山的旅游品牌形象更有内涵,成为提升品牌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原动力。黄淦波时时在激活这种竞争力的原动力,使之更有后劲。

在建园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根据观音山的特性,黄淦波明确了发展思路,致力发展旅游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深挖佛教文化、健康文化、姻缘文化以及公益文化,并借助文学创作、书画艺术等弘扬观音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传承为纽带

弘扬企业家精神

优秀企业家精神是优秀企业家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共有品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广大企业家要弘扬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黄淦波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生态优先的家国情怀,很好诠释了一位优秀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很多人来说,创业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对于黄淦波来说,创业虽不易,可守业更艰难。如今秀美壮丽的观音山在发展建设中也曾遭遇过诸多阻碍,在2007年年初,收到必须免收门票通知,一度给公园造成非常大的资金困难;2009年7月,遭到欲用法律手段收回观音山经营权的起诉;2012年8月,某供电公司的高压电缆在观音山的山腰上搭建完成,给观音山的山体景观造成严重破坏。面对困难,黄淦波顶着压力,艰难前进。尽管外边狂风暴雨,而他却把一切精力投入到观音山发展建设这个大局上来。大自然是慷慨的,青山不负拓荒人,黄淦波以文化为导向,通过不懈地努力,在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心血之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终于向旅游界更高层次地打出了一张张闪光的文化名片。

实际上,黄淦波立志建设好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让广大民众有一方生态秀美的旅游胜地可供游玩、养生,其实这就是一项浩大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项长远的公益事业。

从建园之初到现在,观音山每年都提供几百人的就业岗位,又很好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第三产业的经济繁荣。虽曾遭遇经营困难,但公园仍对当地的普通老百姓、年满55周岁的女性、年满60周岁的男性以及现役军人等实行免票入园服务。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近20年里,黄淦波和他经营的观音山把一张张悄无声息的免费门票及半免费门票折成款项,就有高达几千万元甚至过亿元。也就是说黄淦波默默地向社会大众献出的爱心善款竟高达1亿多元。黄淦波说:“在观音山发展壮大的同时,做一些善事,给当地老百姓等社会人士提供免费服务是一件让我非常荣幸的事情,只要老百姓高兴就行。”他希望通过此举感染更多的朋友、让社会机构参与到保护森林与环境的工作中来。

其实,黄淦波身处最先吹起改革开放春风的东莞,他本可以安心谋仕,也可以在商界奋发,但他偏偏选择了回归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条不平凡的道路。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黄淦波始终把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融入自己的灵魂,这是他的建园之根,立山之本。同时,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稳步发展,以自己的心力融合公园发展的文脉,夯实企业腾飞的引擎,让企业做大做强,此壮举在当今中国企业家的行列中实属罕见。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以公益事业的发展理念来运作,我们只想保护好这片林地,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从没想过要搞房地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传递生态文明正能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黄淦波表示说。

老作家丹增来观音山后直言不讳地说:“黄淦波以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胆略和气魄,硬是把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经营得这么好,真是了不起。东莞观音山坚持走以生态为基础,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道路,是爱国惠民的善举,我给予高度赞赏和认同。”

以绿色为理念

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恰逢还是东莞市观音山集团成立20周年。黄淦波坦言,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确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这给企业日后的发展和战略布局带来了“定心丸”。今年,企业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向国际推介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今年2月18日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涵盖的珠三角地区,不仅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作为珠三角地区为数不多的4A级旅游景区,东莞观音山始终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点上,黄淦波已经成为积极的践行者和生力军。东莞观音山不仅是东莞生态环境的“城市之肺”,也走在了东莞企业界经济转型升级的前列,时刻释放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正能量。

(本文配图由东莞市观音山集团提供)

2019-03-06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以生态为基础、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绿色发展道路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0112.htm 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打造生态旅游胜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