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两会报道

甄贞委员:

易地扶贫搬迁应加强顶层设计

□ 本报记者 付朝欢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提到全国政协调研组到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调研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调研组成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向记者回忆起这段“艰苦又难忘”的调研经历。“我们去的贫困村在山顶上,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陡峭的山壁。当天,还下着雨,山路特别泥泞。很多参加调研的政协委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大家拄着棍、披着雨衣,冒雨上山。”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也是云南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上甘岭”。调研组入户看到的情况是怎样的?“确实很艰苦。用木板搭建起来的房子透风漏雨,屋子里黢黑,也没有像样的家具。这样的状况确实非常令人担心。”甄贞说。

甄贞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出了很多“实招”来帮助困难群众脱贫,不仅在山下为他们搭建了新的家园,还帮他们找到了继续往前发展的“营生”,帮他们解决可持续收入问题。“为了避免返贫,当地给一些家庭安排了在社区打扫卫生的工作,他们每个月就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脱贫”。甄贞谈道,目前,因病返贫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62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建成。“有些地方山高坡陡,也没有耕地,确实不太适合人居住,也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甄贞建议,可以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拓宽扶贫思路,比如说,易地扶贫搬迁能否考虑突破就地安置的界限,把贫困户迁到其他更适宜人居住的省份或地方去。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完成约87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十三五”搬迁建设任务“大头落地”。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2020年前实现稳定脱贫,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

2019-03-06 付朝欢 甄贞委员: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0080.htm 1 易地扶贫搬迁应加强顶层设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