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内蒙古巴彦淖尔:咸水变甘露

□ 李云平 于 嘉

新春时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牧民阿日文斤招待客人的物品不仅有奶制品、手把肉,还有一杯杯白开水。他说:“过去我们喝的水有点咸,漂浮物比较多,不好意思拿白开水招待客人。现在政府给我们安装了水处理设备,这下就能放心地让客人尝尝我们的纯净水了。”

66岁的阿日文斤是潮格温都尔镇西日淖尔嘎查牧民,他家北距中蒙边境线仅有160公里,过去一直依靠传统的抽水井取水,由于当地浅层水质不太好,水中沉淀物比较多,喝起来有苦味或咸味。

“近几年水质越来越差,连羊都不太愿意喝,我们只好用水车到七八公里外的山沟里拉泉水。”他说,外出拉水费时费力,遇到干旱季节还会出现水量不足的问题。就在全家生活被吃水问题困扰之际,旗水务局工作人员去年8月主动上门联系安装水处理设备。“1.9万元的设备费用都由政府补贴,我自己只掏3000元配套费就用上纯净水,解决了吃水这个‘老大难’问题。”

据乌拉特后旗水务局副局长姜景立介绍,去年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当地投资110万元为偏远地区牧民量身定制高氟高砷苦咸水处理设备,已解决115户、388名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地区,毗邻中蒙边境线的乌拉特草原偏远牧区,地下水含高砷、高氟和苦咸水的情况较为普遍。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列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克服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等困难,通过安装单户水处理净化设备等方式,分批解决牧民饮水安全问题。

目前,巴彦淖尔市在财力紧张的条件下投入1150多万元,解决乌拉特草原9个乡镇苏木44个嘎查的284户100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当地牧民喝上放心水。“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政府将民生工程送到家门口,让我们的咸水变甘露,喝出幸福感。”牧民杨二换说。

2019-02-18 李云平 于 嘉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9427.htm 1 内蒙古巴彦淖尔:咸水变甘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