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纯才
当下,国际竞争如火如荼,中国公司要在全球化运营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专利问题是一定不能忽视的。优质的专利资产、专利运营和专利业务能为公司带来有效的商业价值,专利布局正是建立优质专利资产的指挥棒。事实证明,在遭遇专利围堵的情况下,优质合理的专利布局往往比单纯追求数量能更加有效减少风险。
国际市场特别是成熟市场对于知识产权领域极为关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公司一直努力拓展海外业务,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在科技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中国产品与服务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不过,影响力越大,越容易遭遇国际同行的专利狙击,很多准备不足的厂商会败下阵来。
作为全球化尝试比较早的公司,联想集团已经在这条路上摸索了很多年。联想专利业务起步于2001年。作为将创新视为DNA的科技公司,联想一直坚持不懈地推动创新发展,同时也努力运用专利保护创新成果。2012年~2015年,联想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保持在2000件左右。截至目前,联想在全球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26,000余件,在中国、美国和日本均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利管理体系,并在互联互通、多模电脑、智能手机、IoT等多个技术或产品领域形成了有效的专利组合,构筑起保护创新产品的“护城河”。
当然,联想的专利数量与很多人的想象有差距。这不是因为联想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一直秉承“价值驱动,以终为始”的专利战略,即充分分析专利及其商业价值,始终围绕商业价值制定和选择专利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策略、体系及实施方式。在“价值驱动”方针指引下,联想更看重的是专利的质量而非数量。事实证明,在遭遇专利围堵的情况下,优质合理的专利布局往往比单纯追求数量能更加有效地减少风险。
可以说,优质的专利资产、专利运营和专利业务会为公司带来有效的商业价值,专利布局正是建立优质专利资产的指挥棒。联想专利布局的思路已经坚持了多年,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专利布局指导下,联想在建立专利资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身积累与外部获取相结合的策略,至于采取哪种方式则要看哪种能使专利资产为公司带来最有效的商业价值。因此,联想在坚持将自身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专利的同时,还于2005年购买了IBM PC的高价值专利资产,并于2014年先后购买了摩托罗拉移动及NEC等多家公司在通信领域的高价值专利资产。每次并购完成后,联想都会有效利用自身积累的专利资产和购买的专利资产,为拓展海外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在高科技公司走向海外的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处理得好就是有力的“助推器”,相反就会成为公司发展的“绊脚石”。
回望联想的国际化征程可以看到,企业要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并运用好国际规则,让知识产权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助力。
此外,联想还非常注重产品外观创新保护,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有效的保护方式。联想是中国首家利用海牙协议在全球范围内申请外观专利的中国公司,并于2014年成为全球利用海牙协议申请专利前十的企业。联想的多项外观设计连续5年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专利局联合颁发的外观专利金奖,这些外观专利不仅使联想产品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还有效防止了竞争对手的抄袭,确保了联想产品的创新优势。2014年,联想的明星产品Yoga Tablet的产品外观获得外观专利金奖。这款产品一度被众多厂商模仿。在仔细分析对比后,联想果断运用专利权向抄袭者发出警告,最终阻止了竞争对手的抄袭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知识产权大国。面对全球化的开放竞争市场,知识产权将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中国将逐步从知识产权大国发展成为知识产权强国,联想也将继续坚持“价值驱动,以终为始”的战略思想,让知识产权在推动公司业务发展过程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