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改革视野

“改革奖章”见证难忘的中国情缘

该奖章肯定了这些国际友人对中国改革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近40年来,他们“见证了中国从倾听世界到被世界倾听的历史进程”

□ 王 璞

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宣布了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的国际友人名单,施瓦布名列其中。习近平主席亲自为他颁奖。

将中国引向达沃斯

“在过去40年里,我亲身参与了中国的发展。该奖章肯定了世界经济论坛对中国发展发挥的独特作用。我们在为中国发展全球关系、加强多边合作方面提供了平台。”施瓦布在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后感慨万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中国话题在达沃斯论坛不断升温。近40年来,世界经济论坛不但是中国一步步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见证者,更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互动的推动者。回顾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共同走过的40年,中国官方媒体将施瓦布描述为“促进中国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国际活动家”,其创办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见证了中国从倾听世界到被世界倾听的历史进程”。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还有多名国际友人获得“改革友谊奖章”,如松下幸之助、李光耀、萨马兰奇、格林伯格和库恩等。

参与中国改革开放

松下幸之助(1894年11月27日~1989年4月27日),是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称为“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是最早支持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友人之一。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在参观松下电器公司茨木工厂时,已83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亲自到工厂门口迎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开启时,松下幸之助曾两次访华,松下电器成为中国首个日本投资的外企公司(北京松下显像管),开始陆续在中国投资,把松下在中国的事业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融为一体。

李光耀(1923年09月16日~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

早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就曾去新加坡考察,从李光耀那获得启发,学习新加坡发展经济和治理国家的经验,并由此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上世纪90年代,李光耀退居二线,但仍然在推动中新的第二轮合作,即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建立了苏州工业园区,由此通过带动一个城市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长三角经济的飞速发展,开创了国家经济合作新模式。在本世纪初,李光耀又推动了中新第三轮合作,建立了一种更加环保、更具生态意义的经济模式,即在天津建立了新加坡生态工业园区,将一种新的生态经济模式引入中国。

让中国走向奥林匹克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1920年7月17日~2010年4月21日),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亲手颁发中国在历史上获得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萨马兰奇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为中国1979年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以及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做出重大帮助。萨马兰奇对中国怀有非常友好的感情。他曾不止一次说过:“我的真正朋友在中国。”

推动中美友好合作

莫里斯·格林伯格是美国国际集团(AIG)原总裁,1969年,格林伯格出任AIG公司的CEO。

格林伯格先生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格林伯格在1975年首访中国,并在此之后以各种形式对国内进行大量投资,与中国政府拥有非常融洽的关系,号称“中美经济桥梁”,2013年10月访问湖北,提议并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发起长江国际商会,担任长江国际商会创始名誉会长,被授予湖北省省长经济顾问和武汉市荣誉市民,至此成为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武汉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自1990年应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邀请,出任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委员会首任主席起,先后出任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重庆市和湖北省共5个省市长的经济顾问,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首任外方主席。

向世界讲述中国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是一位国际投资银行家。自1989年起,库恩博士就在重组、并购、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科技、媒体、文化、中美关系、外交事务和国际传播等方面向中国政府提供咨询。他致力于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尤其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被称为“美国的中国通”。他还与中国主要企业合作,对它们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重组及并购活动提供便利。

2019-01-30 该奖章肯定了这些国际友人对中国改革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近40年来,他们“见证了中国从倾听世界到被世界倾听的历史进程”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9025.htm 1 “改革奖章”见证难忘的中国情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