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
尽管当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但外贸不确定因素的缓释、宏观调控政策发力也使得市场恐慌情绪有所消退。在预期趋稳的背景下,人民币走出了一轮升值态势。
可以看到,面对经济的下行压力,中国宏观逆周期调节工具加速出台,开年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明显发力,预示着政策底的出现,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1月4日,央行开年后即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彰显稳定实体经济的决心,接下来的降准力度或超出以往,预计2019年仍有2次~3次降准,银行资金压力会得到大大缓解,进而引导资金利率下行,起到降息的效果。
积极财政政策也明显加大力度。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小微企业推出普惠性减税措施,三年内减税6000亿元。此次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政策是今年加大减税降费举措力度的重要一环。从时点来看,此次减税落地时点早于一般预期的两会前后。在2019年开年便迅速推出政策“大礼包”,反映了经济下行阶段,逆周期经济政策会明显加强的趋势。
当然,在积极财政政策方面,一直以来,基建与减税被予以要义。近期除减税外,铁路、地铁、水利、工业互联网等基建项目的推进也明显加快。然而,考虑到2018年11月财政收入下降5.4%,未来财政空间将受到制约。基建的作用应该重在托底经济,考虑到目前某些“短板”项目经过几轮基建潮后可能已不再“短”,继续加大投入或将拉低边际效益,且面临政府债务负担约束,未来基建投资应该注重节奏,结合需要,而非大干快上。
相对而言,减税是积极财政的重点。以减税来帮助资金更好地流入居民和企业部门,能够更加直接地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企业的再投资能力,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的增长,既能做到切实藏富于民,也对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2018年全年减税达到1.3万亿元,预计2019年的减税力度将有增无减,有望达到1.5万亿元~2万亿元。
综上所述,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出现的升值态势并非昙花一现。展望2019年,预计美元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加息偏鸽派的背景下,大概率会结束强势周期。中国经济在外贸不确定因素缓释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重保驾护航将给经济带来转机。预计2019年人民币走势将与2018年的整体贬值态势有别,大概率会保持升值,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或升值至6.5。未来更多减税措施的落地、经济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