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慧
“绿色环保,从我做起”,这是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义安村王祥有的一句响亮口号。
从2003年开始,王祥有一家在全村率先进行垃圾分类,这样的承诺他们连续坚持了15年,成为了当地“网红”家庭。
王祥有,一名普通的庄稼汉。15年前,他对身边人说:“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习惯,总要有人带头做起,我一定会坚持向大家推广。”这一做就坚持了15年。如今,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纷纷效仿他的做法,全镇农户都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处理的长效机制,取得了实效。
在笔者采访时,有村民感叹道:“现在走在田间小道,呼吸着新鲜空气,闻到的是泥土的芳香,听到的是鸟儿的欢畅,看到的是清澈的溪水,这些年真是大变样了,自己每天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在王祥有的记忆里,依旧清楚地记得孩童时嬉戏玩闹的情景,在沟渠边,一捞准能有不少收获——小虾米、螃蟹、泥鳅、黄鳝、鱼儿,一顿美食让口水直流。可是时间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却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河水黑了,山不那么绿了,许多地方垃圾成堆。看到美好的环境正在一点一点地被破坏,王祥有深深自责,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子孙孙,他与妻子邓小红商量,从自家做起,对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可降解的瓜果皮倒在自家的果园里,可回收利用的就放一起集中。刚开始妻子还不能理解,觉得他就是多管闲事、瞎操心,可是当她自家的庭院卫生越来越干净漂亮时,连路人都忍不住赞叹,她心里也美滋滋的,主动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中。
王祥有夫妇除了每天早早起床打扫庭院外,还趁着清晨散步锻炼的功夫捡拾清理道路边过往车辆抛洒的垃圾,督促村民处理好自家的生活垃圾,保持公共环境清洁卫生,并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的重要性。
邓小红是个勤俭节约又心灵手巧的人,她总有自己用不完的充满智慧的生活小窍门,不断地给家人和邻居带来惊喜。比如,她会把成人不穿的半旧衣服加上花边、贴上装饰,改给小孩子们穿,那款式独一无二,让崇尚个性的孩子们无比骄傲。
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也都养成了勤俭节约、崇尚环保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单位,离开房间就关掉电灯、电器;洗碗洗菜的水用容器接了浇花浇菜;洗衣水也会用盆接着洗拖把、冲厕所;废电池则用塑料袋装上单独处理,不与其它垃圾混在一起。他们全家都努力做到物尽其用,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王祥有还会根据自己在电脑上学到的知识,教大家购买各种节能环保的生活用品,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节能减排的小窍门给大家讲解如何节能降耗,提醒大家节约用水用电。“我只是坚持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去保护家乡的环境。”王祥有说,“只有大家一起实施垃圾分类,村庄才会越来越干净,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丽。”
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崇尚环保,坚持垃圾分类,坚持一年两年不难,坚持15年确实难能可贵。王祥有就是这样一个人,以一颗执着火热的心,坚守着自己的承诺,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