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合肥经开区:实现技术和产业创新“双升级”

截至2018年上半年,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家,设立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212家,发明专利累计申请14,175件

□ 王 瑶 李长龙

2016年1月8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对安徽省合肥经开区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双创”转折点——这天上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落成启用暨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合肥与清华大学的“院地合作”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如今,清华研究院启动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项目,锁定合肥公共安全应急行业产业链的上游高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安全科技对全市的公路桥梁、燃气管网及供水管网运行进行实时监测,维系着整个城市的生命线。这也意味着,曾经的传统工业大区终于实现了技术和产业创新的“双升级”。

“技术爆炸”引发传统工业大变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双创’生态的培育。近年来,合肥经开区以创新型试点城市和转型升级发展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合肥经开区科技局副局长邹春森说。

据邹春森回忆,十年前的合肥经开区还在遵循“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把项目的“单位体量”当作一个重要要素。“当时,主打工业制造的合肥经开区并没有占得第一轮科技先机。2015年起,我们开始从传统工业向科技型工业转型,尝试与最先进的技术结合。”

作为传统工业大区,合肥经开区在转型发展中,着力构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同时,依托辖区17所本科院校、4所技工院校以及约15万名大学生的人才优势,推动企业与高校立体融合,对接科技成果攻关、转化和产业化运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如今,海尔首个互联工厂为互联时代破题;美菱全球首创云图像识别技术冰箱和全球首款温区自由订制冰箱领先世界;全球首创冰箱瞬冷冻技术的晶弘冰箱科研团队,再显皖军集团实力……“技术爆炸”引发的大变革初露峥嵘。

进驻硅谷招揽全球创新精英

合肥经开区的“双创”示范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只用了三年时间。“三年来,我们从政策支持、财税金融扶持、资源要素保证等方面对‘双创’企业给予重点倾斜。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支持,对鼓励企业投入创新、吸引创新人才聚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邹春森说。

据介绍,合肥经开区自2016年2月起,联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美国硅谷设立人才工作站,积极对接高端人才和项目团队,目前已完成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优质项目接洽。与此同时,合肥经开区还有序地设立院士工作站,引进国内相关产业的领军人物,为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宏观指引与技术指导。

此外,合肥经开区有针对性地引入社会资本,建成运营合肥启迪科技城启迪之星孵化基地、莲花科技创新产业园等“双创”载体,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吸纳科技及创新型企业300家;规划建成九大众创空间,其中国家级2家、市级3家、区级4家,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合肥经开区通过整合创新要素,打造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源头技术。

打造无可替代的“科学应用核”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合肥经开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家;设立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212家,包括国家级研发机构1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安徽省的14.5%),省级以上研发机构91家,院士工作站8家;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429家;发明专利累计申请14,175件,年均增长60.88%。

“每一个创新平台背后,都有一个瞄准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加快突破原创性科学技术、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业集群,未来无可限量。”邹春森介绍说,合肥经开区将以立体的服务维度,给企业提供孵化、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增值服务,助力更多“双创”企业在此茁壮成长,为全区“双创”发展提供支撑。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主要任务就是统筹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和战略性工程技术,形成一批支撑创新发展的技术产业成果。

据了解,为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合肥市正在规划建设“合肥未来科技城”,构建“一核三城”的空间结构,合肥经开区便是“一核”——创新发展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规划,未来的合肥经开区,将继续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产业创新体系,更加积极地布局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公共安全等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力争成为合肥这座“未来科技城”无可替代的“科学应用核”。

2019-01-11 截至2018年上半年,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家,设立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212家,发明专利累计申请14,175件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8317.htm 1 合肥经开区:实现技术和产业创新“双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