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岸元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这样安排能够基本对冲今年春节前由于现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波动,有利于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9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
2017年9月央行首次提出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该政策要求“上年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增量占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比例”或“上年末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余额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例”,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准率下调0.5个百分点,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准率下调1.5个百分点。2018年四大行中只有建行享受150BP的优惠,此次新政标准调整时隔一年,更多商业银行的存准率将有望下调。
此举彰显了央行对普惠金融定向支持的决心,结合近期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的边际放松,本次调整将进一步推进“开正门堵偏门”,促进表内信贷增长。
2019年1月1日起,国内上市公司将全面实施IFRS9对应的国内会计准则,加强隐性负债及损失披露,可能对部分上下游供应商形成回款压力。普惠金融标准调整鼓励银行扩大普惠金融领域增量贷款占比至10%以上,总量可观,将适时有效对冲微观流动性隐忧及经济下行趋势。
由于春节的季节性影响,往年央行临时流动性投放增量约在3万亿元左右,叠加春节前后公开市场操作近万亿元到期量,预计节前仍有较大规模的流动性释放。
从中长期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大势所趋。按照当前的经济增速,合意的存准率水平在6%左右即可。每年降三次、每次降一个点,这类操作可以持续2年~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