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

中国正在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进程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看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情怀和大国的责任担当,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积极搭建“一带一路”建设平台,用中国方案和实际行动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 韩 英 张 凯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情怀和大国的责任担当,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积极搭建“一带一路”建设平台,用中国方案和实际行动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引言

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全球化是人类发展至今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推进改革开放方针路线以来,中国主动加入、融入、参与经济全球化。毋庸置疑,中国在享有全球化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等代价,但中国并没有因此而逆时代发展否定全球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程命运的重大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全球史的基本立场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搭建了“一带一路”建设实践平台,从理念到行动,步步走深走实,用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

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国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坚实基础

一个国家要推动和引领时代,就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和优势。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几代领导人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发展优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为中国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年改革开放,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成功实践为世界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顺应全球化潮流,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功实践昭示世界: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40年来,始终坚持以开放引进国际竞争因素、外汇、设备、技术和营销渠道,以开放提供市场经济的思想、经验和标准,以开放给国内经济增添活力和动力。40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40年来,始终坚持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0年改革开放,成就中国发展奇迹,也为对外合作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约9.5%,2017年达到1978年的34倍。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6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1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80美元,上升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1978年,84%的人生活费达不到每人1.25美元/每日的国际贫困线标准。历经40年,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截至2017年,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4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对外贸易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1978年,贸易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只有9.7%,现在这一比重已超过30%。从贸易依存度看,在人口超过一亿人的大国中,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最高。2013年,中国的贸易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吸引外资方面,2017年全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35652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1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对外投资方面,2017年全年对外直接投资1201亿美元,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40年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国家,并为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积极举措,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

40年改革开放,世界对中国有更多期待

当前,资本主义全球化理念在全球治理方面暴露出诸多弊病:在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战争的阴影却一直笼罩世界;大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陷于“贫困性陷阱”,没有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红利;并且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资本主义国家本身的发展也陷入困境。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更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中,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认可。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对中国寄予厚望和期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代中国,不仅有能力思考全人类的命运,而且愿意将参与全球化所得红利惠及全人类,让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中国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与崛起,以自己参与全球化的实际经历,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推动和引领世界前行方向的思考,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大国担当的体现

面对过去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平衡、不公平世界体系,崛起中的中国对世界发展潮流进行深刻剖析,对21世纪国际关系以及对全球治理时代国际秩序进行前瞻性思考。在西方资本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根本性问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中国主动承担了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时代世情、国情的新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人类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及确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最初以外交战略形式提出,立足于“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第一次在国际舞台向全世界传递了对于全球治理和人类未来命运走向的中国思路。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确立于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报告中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世界人民同心协力基础上建设的,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为特征的幸福美好新世界和人类整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是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等五个维度推动。政治上树立正确的国际义利观,不以强凌弱、不以富欺贫,尊重和支持各国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安全上树立新型安全观,塑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国际大环境,通过全人类的努力来坚持不懈地消除安全隐患。经济上树立共同利益观,坚持经济上平等协商,扩大利益交汇点,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文化上要树立多元文明观,在承认文明多元化的前提下,本着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态度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生态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动和引领当前全球化的正确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直面当今世界问题,顺应历史潮流,回应时代关切,充分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共同体思想方面的理论精华,并突破了原有理论明显的阶级属性和历史局限性,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以世界共赢、世人共享发展的成果作为最终归宿。“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在当今世界一体化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合作与冲突交织的国际大环境下,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呼声下,打破传统国家和民族团体限制,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与生态等多维度去构建一个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应对挑战的人类整体势在必行,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

“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现实路径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中,郑重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强调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希望2013年底提出的“一带一路”可以起到引领作用,“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的伟大探索和实践

从内涵来讲,“一带一路”建设强调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化理念为行动、变梦想为现实的重要举措,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从实践来讲,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倡导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打造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实现路径的“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以来,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共有130多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之中。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新型全球化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将推动打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模式,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合作共赢、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平衡发展。在指导理念上,“一带一路”倡导国家平等协商,主张摈弃实力定义一切的西方政治哲学;在道路实践上,“一带一路”坚持从排他封闭走向包容开放,强调各国间的合作共赢;在价值目标上,“一带一路”倡导从国家主义向世界主义升华,强调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开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更加注重统筹内外、均衡发展、补齐短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促进高水平发展;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大力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与范围,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我国投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出资近300亿美元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以自身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一带一路”建设是立足区域经济合作,以共建共赢拓展世界经济发展新空间的新型全球化实践

“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双向、立体、网络化的全方位大联通构造凝聚正能量的开放系统,推动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建设一个涵盖广泛,容量巨大的世界经济发展平台。“一带一路”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交通网络,把内陆和海洋连在一起,实现沿海与内陆联动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把沿线小国连通在一起,实现规模效应和联动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一带一路”涉及沿线65个国家,覆盖人口44 亿(占世界人口的65%),涉及经济总量和世界贸易分别占全球的1/3和1/4,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基础,把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联系起来,实现各个区域、各个国家生产要素及产业产能优势互补,超越传统全球化造成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包容联动发展,开创陆海联通、南北联动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建设立足发展,坚持民生导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创造需求和就业。着眼于实体经济,引导全球资本向实体经济的方向流动,使全球化中流动的资金服务于各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带一路”建设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在经过高速增长之后,进入了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内涵的提质增效阶段。“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采取积极主动、担当有为的态度,把自己的经济转型和世界经济的调整,把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为自己赢得结构调整和总量拓展的空间,同时也通过合作为其他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赢得调整和拓展的空间。

在区域层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第一增长动力的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制造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资金形成和运作的能力以及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力和执行力都有了长足的提升。“一带一路”建设顺应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契合各国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共同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动能。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的经济转型、提质增效以及积累的这些优势、实力和能力,必将在实践中为推动更加均衡、包容和普惠的新型全球化注入持久动力,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活力来源。

结论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基础,厚植中国发展理念和情怀的全球治理新理念、新实践,不仅会推动中国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里程碑,更会推动新一轮全球化新发展,引领世界在新时代的新方向。

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任重道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都应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和各国的发展要求,在合作共赢、深度融合中实现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从而推动、实现和引领世界未来发展。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办公厅)

2018-12-19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看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572.htm 1 中国正在推动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进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