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专题

建设者亲历:我与三峡的三十三年

三峡集团把海上风电作为“十三五”战略的重点方向,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打造海上风电引领者,同时积极布局德国、英国等海外市场。图为江苏响水近海风电场。

三峡集团长江流域水电电站分布图

□ 樊义林

1985年,我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来到中国三峡总公司筹建处,那一年我21岁。参与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是每一个水电人的梦想,即将毕业奔赴工作岗位的我满怀期待和憧憬。

初识三峡

1986年6月,应中央要求,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开展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工作。1993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

我毕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参与协助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工作。在参与论证工作的过程中,我从一个对三峡工程心存向往的大学生,慢慢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三峡人”。现在,我还记得当年工作时的样子,还能够回味起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时那种兴奋和激动。

第一代三峡人工作条件很艰苦,收入也不高,但三峡人始终牢记三峡工程是全国人民和国家的工程,深知三峡工程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必须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把工程建好。在“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精神鼓舞下,第一代三峡人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地对待工程建设,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结构设计管理等都相当严格,甚至用苛刻来形容也不为过。

三峡工程建设期间,我一直在做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主要参与、组织单项技术审查、招标设计审查、单项工程招标文件编制及审查等。当时,在参与三峡工程大坝、永久船闸、厂房等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研究的人当中,有很多国内外知名的顶尖专家,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还有国务院三峡建委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对三峡工程质量进行把关。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我庆幸自己能参与其中,使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收获良多。

三峡工程建设使我国坝工建设水平、设计水平乃至水轮机装备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三峡工程建设,有许多如我一般幸运的人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为后续滚动开发长江提供了人才保障。

转战溪洛渡

2002年年底,作为金沙江水电资源开发先遣工作组7个成员之一,我来到溪洛渡。那一年我38岁。

溪洛渡水电站秉承三峡工程的建设管理方式,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已得到充分完善。与此同时,三峡集团还将环境保护工程纳入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

在溪洛渡期间,前期我主要负责技术工作,担任技术部主任,组织开展施工区总体布置方案研究、施工实施规划编制、单项工程(大坝、地厂和泄洪等)的招标规划、招标设计等,后又担任地厂部主任,负责地下厂房开挖支护、混凝土浇筑等。

溪洛渡水电站是典型的“三高三大”水电站。“三高”即高坝(300米级)、高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Ⅷ度)、高速水流(接近50米/秒);“三大”即大流量(最大泄量约50,000立方米/秒)、大地下厂房(顶拱跨度超30米)、大型机组(单机容量770兆瓦),技术难度非同一般。对此,包括我在内的三峡工程建设者在技术方面还需要钻研,在一些观念认识上还需要转变。溪洛渡水电站建设中,同样邀请了众多专家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其中就有郑守仁、马洪琪、张超然等顶尖水电专家。

工作难度越大,成就感越大,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也就越多。伴随溪洛渡工程建设,我和身边共同奋斗的三峡人一起成长。

重任白鹤滩

2012年,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基本完成。根据三峡集团安排,我来到白鹤滩。那年我48岁。

白鹤滩水电站是目前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建成后仅次于三峡电站的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众多“世界第一”的光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三峡人艰苦奋斗,不断挑战,厚积薄发,才能完成建设使命。

我作为一名水电工程师,全程参与了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第四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见证了我国水电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我感到非常幸运,十分幸福。

在我与三峡集团结缘的33年里,度过了“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无悔岁月,见证了三峡集团历经25年快速发展,从一个单一水电开发企业成长为规模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投融资能力强、国际化程度较高、核心能力突出、品牌形象优良的大型综合清洁能源集团。

新时代赋予三峡集团新使命,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建设,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承担基础保障功能,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承担引领责任,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

回首在三峡30多年的奋斗岁月,我内心无怨无悔;面对三峡集团快速发展,我感到无比欣慰。三峡集团25年发展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在党和国家正确引领下,一代代三峡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未来必定会有一代代三峡人继续奋勇向前。

(作者单位系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

2018-12-1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546.htm 1 建设者亲历:我与三峡的三十三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