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翠霞
深沪两市股指在海外市场大幅杀跌带动下,围绕中期下降趋势线及60日线展开激烈多空博弈。从多空能量比看,前期涨幅较大的上海自贸、创投概念股领跌深沪两市,形成较为明显的做空驱动和做多情绪的压制。但是,上述板块及个股占比整体市场权重不大,不足以形成对指数的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结合二级市场中主线板块的资金稳定性情况,投资者可继续锁定超跌、低价、破净、破发个股,进行逢低买入,以博弈后期股价快速弹升的行情机会。指数方面,不少行业细分指数已经具备摆脱大周期下降趋势压力的动能和势能,在整体市场震荡盘底、筑底阶段,相关领先性攻击的指数有望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并形成大周期的对于近期热度不减的次新、超跌、证券、芯片、半导体、信息安全、软件服务等行业细分指数的正向推动。
板块方面,红盘细分指数家数较少,为相对明显的弱势盘口。农林牧渔、酿酒、医药、有色、医疗保健、运输设备、旅游等板块领涨深沪两市,资金小规模流入,形成对指数的正向推动。但,概念板块中,更多资金集结在知识产权、多晶硅、猪肉、乡村振兴、生物疫苗、生态农业、仿制药等非主流方向,此为虽有众多涨停板个股,但股指最终略显疲软报收的原因之所在。
利好提振做多预期
政策组合拳继续发酵和推进。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并指示两国经济团队加紧磋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
工信部全国信息消费工作推进会,明确2019年从“加强信息消费有关政策的宣贯落实,加快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积极培育信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和影响力”等5个维度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成立上市公司帮扶联盟,百亿基金支持民企发展。财通证券、浙商产融、工行浙江省分行等金融机构与之江新实业有限公司签署浙江省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帮扶联盟合作协议。
由之江新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与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等共同出资100亿元,组建浙江省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基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指导方向、业务发展良好、暂时缺乏流动性支持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为其提供不限于股权、债权等方式的投资支持。
上述信息,有望成A股持续反弹助推器。笔者坚定认为,当前阶段是深沪两市股指具备继续震荡攀升的关键技术拐点,此位置的多空博弈和争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用手中持有的筹码进行震仓和清洗浮动筹码,以完成大周期底部的调仓换股和资产配置,以博弈基于大周期反弹回升预期提升的操作机会。
科创板提升高溢价
12月1日,上交所召集会员理事、监事召开座谈会,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集思广益,征求市场意见。据悉,上交所已完成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方案草案,将尽快综合此次座谈会及市场各方的意见建议对草案进行修订完善。深交所积极推进创业板改革,增强覆盖面、包容性。未来,进一步优化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创业板并购重组的机制,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上述信息,为投资者可以继续聚焦新经济领域的积极信息,也是12月份资本市场最有可能展开边际效应渐进增强的结构性行情的机会之所在。
合作共赢,科技创新在行动。近日,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2018-2020年)》。根据协议内容,京津冀将共建创新要素与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开放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内实验室、科学装置、科技成果等资源共享,推动三地建立互认衔接的科技创新券合作机制,联合组织科技人才培训有关活动,联合开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调查研究。上海发布《关于本市促进资源高效率配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超前布局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空天海洋等未来前沿产业,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汽车、船舶、钢铁、化工、都市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重庆市召开市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重庆市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会议指出,重庆市将重点推进数字化装备普及、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工业互联网发展、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完善等任务,力争到2022年,累计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工作机制支持5G通信网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进一步完善5G通信网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好与现有通信网技术标准的兼容。宁波市发布《关于推进科技争投 高质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谋划布局人工智能、超级材料、海洋工程、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
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限售股解禁,影响相关个股的股价表现,但不是资本市场系统性杀跌风险的核心原因。12月份,A股解禁主要集中在“主板”,占总体的55.90%,解禁规模为2239.10亿元。中小板、创业板解禁规模分别为1401.47亿元、364.97亿元,占12月解禁总规模的比重分别为34.99%、9.11%。从解禁行业角度来看,解禁压力主要集中在传媒、房地产、公用事业、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电气设备等行业领域。常规而言,限售股解禁会造成供给增加,对股价构成压力。结合解禁规模与二级市场实际减持规模正相关,建议投资者警惕具有减持利空的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表现,阶段性规避业绩差、股价被高估、阶段性被溢价炒作等具有限售股解禁压力的个股,以防止其解禁后股东减持的非系统性杀跌风险。
12月份,有很多因素形成对短期股指运行的扰动。但纵观资本市场过去20年的历史,每一次行情契机都是在重大制度改革或政策转向等驱动因素下形成的,且必然是超预期的投资惊喜。笔者基于内因不断改善的基本面环境背景,认为12月份的资本市场,即使有外因的不确定性因素扰动短期走势,但中长期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估,沉寂已久的资本市场有能力、有条件发动较有力度的一次中期行情。建议二级市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聚焦科技创新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积极关注国产替代、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的科创股行情机会,重点跟踪和关注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5G、通信设备、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板块及个股操作机会,以博弈渐进改善明显的科技股溢价投资机会。
笔者基于相关政策利好组合拳不断推进的基本情况,A股市场不会跟随海外市场大幅杀跌形成超预期的系统性风险。未来,A股市场有望在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双重驱动作用力下,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预期,在指数大周期底部区域,如下操作策略供大家参考:1.资金回流较好的证券、科技投资主线,优选破净、破发的次新股进行逢低买入操作;2.超跌仍为机构投资首选,对于绝对跌幅较大,位置较低,基本面无重大利空或退市风险公告的2元~10元的便宜股,可快进快出,博弈弹性攻击行情;3.对于近期涨幅过大,已经处于价格回撤阶段的板块及个股,不予抄底买入操作,以防止资金规模性流出的持续杀跌风险。
(作者系益学投资金融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