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信之声

让“诚信分” 成为每个人的标配

□ 岁正阳

日前,《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根据《行动计划》,2020年年底前将完成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立法工作,并建成覆盖全部常住人口的北京“个人诚信分”工程。这也意味着,北京将真正开启对个人信用的评价,个人诚信分将关系每个人的方方面面。

实际上,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推出了类似北京的“个人诚信分”工程,比如苏州的“桂花分”、厦门的“白鹭分”等,都是将个人信用情况以分值进行量化,有关部门根据每个人的分值进行守信奖励、失信惩罚。从苏州、厦门等地推行的情况来看,这种让每个人都有诚信分的做法提高了人们的诚信自觉,促进了当地的诚信建设。业内人士表示,相信北京的这一做法也将有力助推诚信北京建设,同时期待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借鉴这一做法,让“诚信分”成为每个人的标配。

“这是北京一个重要的创新做法,将对个人的信用进行评价,关系终身。”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行动计划》,北京将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市场准入、公共服务、旅游出行、创业求职等领域广泛应用,为守信者提供“容缺受理”“绿色通道”便利措施以及“信易+”示范项目激励措施。此外,还将完善信用黑名单制度,定期公示企业和个人失信记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寸步难行”的失信惩戒格局,让违法违规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

《大众日报》发表的评论认为,个人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北京市提出建设“个人诚信分”工程无疑值得称道。让“诚信分”成为每个人的标配,是诚信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社会是人的社会,没有个人诚信就没有整个社会的诚信。因此,在诚信建设中一定要抓好“人”这个关键要素,推动个人诚信意识和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诚信水平。

中国网发表的评论同样点赞了“个人诚信分”。文章认为,一方面,这一制度将全市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城市信用建设体系之中,让每个人都成为信用建设不可或缺的元素。另一方面,“个人诚信分”工程可为实施相关信用建设措施提供参考,有助于实现对信用个体的“奖罚分明”。比如,“个人诚信分”可成为市场准入、公共服务、旅游出行、创业求职等方面的参考资料,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成为失信者的“拦路虎”。如此来看,只要“个人诚信分”工程建设完善,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将更大、速度将更快。

那么,该如何完善“个人诚信分”工程建设呢?

《经济日报》发表的文章说,实施“个人诚信分”工程,关键在于“个人诚信分”的评判、采集和运用,做到真实有效、客观公正。四川文明网也表示,北京市要打造“个人诚信分”工程,就需要深度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法规、制度等信用评价资源,以数据清单、行为清单、措施清单等,为重点统一评价依据、口径、标准和后续惩戒措施,统一管理责任部门和牵头部门,统一信息管理和发布平台,这样,才能推进个人信用评价机制的完善升级,才能把分散的评价体系真正捏合到一起,改造成一个“一口进,一口出”的标准版本,提升评价效率,充分释放评价功能。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率先对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进行深度探索,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个人信用评价是建设诚信社会、培育诚信环境的重要一环,堪称整个征信系统的基础,对企业、社会组织等的信用体系建设以及政务诚信建设,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希望更多地方能够探索有益经验,全面按下“个人信用评价键”。

2018-12-04 岁正阳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010.htm 1 让“诚信分” 成为每个人的标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