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焦红霞报道 日前,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满足三代核电要求的锆合金材料——CF3核燃料组件N36锆合金材料批量化首批产品成功下线通过验收,并将用于CF3核燃料元件制造。这标志着我国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的核心技术环节,在核级锆合金材料大规模应用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燃料组件是核反应堆的核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锆合金包壳。锆合金材料是核反应堆堆芯的关键结构材料,作为构成燃料组件的“骨骼”和“皮肤”,锆合金被称为核反应堆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对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非常重要,是评价燃料组件研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了解,长期以来,国内核电站燃料组件用锆合金材料基本依赖进口。2010年,中核集团启动重点科技专项“压水堆元件设计技术”研究,明确CF3以新型包壳材料N36锆合金为突破口,N36锆合金管棒材研制是专项的主要研究内容。
历时8年,中国核动力院历经6大阶段的技术攻关,成功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N36锆合金工程化制备技术,自2012年首次入堆,经过多批次特征化组件、先导组件的随堆运行考验和池边检查,证明材料性能优异,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化应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