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铸创新发展丰碑 建改革开放高地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5年来,逐步奠定了在中西部开发区中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地位,园区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多年稳居国家级经开区前列,在中部六省屡拔头筹,综合投资环境蝉联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第一

合肥出口加工区

江淮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南艳湖公园

城市阅读空间

联想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

蔚来汽车制造基地

长鑫12英寸晶圆存储器项目基地

海尔智能工厂

□ 本报记者 华 铭 张海帝

□ 李长龙

1993年4月3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锹土掘起,宏图巨制瞬间开篇。春秋二十五载,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合肥经开区而言,却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25年,合肥经开区发展大潮波澜壮阔,当初的创业者在岁月洗礼中抛逝韶华、霜染两鬓。

砥砺奋进

成就工业发展主引擎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3日,这一天也成为合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25年来,合肥经开区先后跻身安徽省首个千亿开发区、首个两千亿开发区,现工业产值约占合肥市1/3,GDP约占合肥市15%。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相继荣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家电)”“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等国家级荣誉。2017年,园区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第11位,多年领跑中西部。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率先突破

自成立以来,合肥经开区始终坚持“项目是生命线”“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带领农民致富是立身之本”三个主旋律,在合肥推进现代工业进程、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壮阔征程中勇当“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在合肥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回眸合肥经开区25年发展史,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的战略脉络始终清晰可见,逐步奠定了合肥经开区在中西部地区开发区中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地位。而合肥经开区的不懈努力也获得了诸多喝彩。连续多年,园区综合发展水平稳居国家级经开区前列,在中部六省屡拔头筹,综合投资环境蝉联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第一。

作为合肥对外开放的窗口,合肥经开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引进项目2131个,其中外资项目461个,实际利用外资60.02亿美元。园区同时还吸引了联合利华、联想、可口可乐等35家世界500强在此投资。

据了解,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6家,共有产值超亿元企业152户、超10亿元企业43户,海尔、江淮汽车等多个企业产值超百亿元,共有13家企业跻身合肥企业50强、14家企业跻身合肥制造业企业30强。

产业集聚

打造国际化制造集聚区

产业兴盛,技术支撑。目前,合肥经开区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3家,设立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211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1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91家,院士工作站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29家。

凭借强大的产业和高端的技术,合肥经开区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台资企业首选地、国内家电产品种类和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开发区。“世界上每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产自合肥经开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合肥经开区是全国最大的冰箱、叉车、挖掘机、轮胎、液压机床制造基地以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目前,合肥经开区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5%,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7.1%。

开路先锋

铸就改革创新新高地

作为改革先锋,合肥经开区勇于创新。在全国率先实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据介绍,在人事制度方面,合肥经开区实行全员聘用制,打造了一支敬业奉献、敢于吃苦、干有所成的干部职工队伍。在商务部组织的全国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合肥经开区高效优质的体制机制连续11年获得满分,位居全国第一。25年来,合肥经开区坚持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73%。

敢为人先

开启安徽对外开放新纪元

自2016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创造了安徽省对外开放11项“第一”:开通首条国际货运航线、首条全货机航线,首飞“合肥—法兰克福”临时货运包机,建成首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设立首个临空型保税物流中心,运行首个进境水果、首个冰鲜水产品、首个可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首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业务测试成功,首家省政府授牌的安徽省跨境商品直销中心开业,举办首届安徽省进出口商品供需对接会。

合肥经开区加快构筑快捷通道,集聚开放平台,拓展新型业态,开创多项全省“第一”,开启了合肥乃至安徽对外开放的新纪元。

(本文配图由合肥经开区工委办提供)

2018-11-26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5年来,逐步奠定了在中西部开发区中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地位,园区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多年稳居国家级经开区前列,在中部六省屡拔头筹,综合投资环境蝉联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第一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57.htm 1 铸创新发展丰碑 建改革开放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