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窗

外资加速抄底A股 选股风格曝光

沪市10月平均成交额约1300亿,北上资金占沪市成交额高达12%,从数据上可以判断外资在A股上的影响力度确实在不断加大

□ 天 天

随着周内主要股指持续反弹,北上资金在本周以来累计净买入规模已经站上346亿元历史高位,全力扭转了上个月最大净卖出局面,强势上演V型反转。市场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外资对A股的影响力持续放大,特别在部分蓝筹股上话语权已经变得很大,需要全面看待对市场波动和选股风格释放的双重影响。

V型反转

到今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即将满4周年,而借助沪深港通北上资金,在11月2日这一天,就站上了累计净买入逾6000亿元的大关。

实际上,本周北上资金上演了强势逆转。据统计,10月份北上资金累计净卖出高达105亿元,成为今年年内最大规模单月净卖出,也是互通机制运行以来,单月第三大净卖出。但是月底北上资金就在筹划反攻,10月29日上证股指尚且下跌2.18%背景下,北上资金当天就大举净买入28亿元,后续持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就超过了整月净卖出规模。

北上资金如此大规模的逆转,正是发生在全球股市震荡调整之际。在刚刚过去的 “黑色10月”,全球股市进入一轮暴跌行情。

在此背景下,互联互通市场维持高度活跃,10月累计4211亿元成交金额成为史上第3大成交活跃月,北上资金罕见恐慌性流出A股,高达2158亿元的卖出规模下探历史最高纪录。A股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密切联动性也再度受到市场关注。据资深跨境投资的基金经理介绍,上个月外资大规模降低A股配置,与美股大跌后,调整相对边缘市场股市配置有关。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2014年以来北上资金单周净流出超过40亿元的规模,往往发生在美股以及A股大跌之际。随着A股对外开放,对美股等外部市场变动反应将更为敏感,有时外资也会进行波动操作,及时兑换收益。另一方面,美元走强本币贬值、美债收益率走高等因素,也会提升海外资本对资金的吸引力,导致外资流出。

开元金融策略分析师梁浩荣表示,从近期美股、A股的走势来看,相互的关联性其实并不高,历史走势也显示,投资者情绪往往比经济现实更加波动,主要对本国经济发展、政策方向、预期等因素较为敏感。

近期,政策层面上频频释放利好,中央层面和地方政府均纷纷出台政策,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纾困。据统计,从EPFR跟踪的海外资金流动以及北向资金流动来看,近期海外资金仍在增配A股。

博大金融集团非执行主席温天纳表示,外资会看重国内政府方面有关市场接近底部等表态,国内经济发展也好于外部市场预期,但同时也有美元加息、流动性收窄等方面担忧考虑,两方观点也在持续相互博弈。

外资话语权显著增强

从成交情况来看,外资在A股的话语权逐渐放大。

10月份,虽然A股成交额总体有所下降,但北上资金成交活跃度逆市提高。据广证恒生统计,从对应上证和深证指数日均成交额方面,沪、深股通分别环比提升至11.82%和6.53%,特别是沪股通北上成交金额在指数成交比例连续创下历史新高。

梁浩荣表示,从最近的历史数据来看,北上资金的买卖成交额在10月平均维持在150亿元以上的规模,达到了历史的峰值。而沪市10月的平均成交额约1300亿元,北上资金占沪市成交额高达12%,从数据上可以判断外资在A股上的影响力度确实在不断加大。加上MSCI及富时先后将A股纳入旗下指数,接着沪伦通即将在年底前上路,将为A股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截至11月2日,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沪、深股通标的已达6045亿元,同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超过8成规模,对应持仓规模也急剧膨胀,其中,沪股通成为主力净买入通道,占比近6成。

从整体规模来看,外资已经成为角逐A股重要的机构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份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中,持有股票资产达1.28万亿元,仅次于债券成为外资第二大资产配置。股票配置规模虽然环比下有所下降,整体同比去年同期增持了约25%。

同期北上资金持仓规模却在逆势扩大。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北上资金期间持仓规模约4710亿元,连续三个季度递增,整体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也逐渐提升。10月份北上资金逆势加仓的金融板块,也在近期市场表现强势。

如果按照天风证券统计结果,北上资金与QFII组成的外资在A股流通股占比已经达到3.25%,几乎与保险社保重仓占比持平,仅次于主动公募基金,反超了国家队重仓占比规模。也就是说,外资可能有可能已经成为A股第二大机构力量。

据统计,沪深港通方面公募基金数量下半年持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67只,总规模186.55亿元。

流动性分层

去年北上资金大举净买入,外资持续加码背景下,A股是否港股化讨论一度十分兴盛。至于外资是否会成为主导A股的主要力量,市场存在分歧。有基金经理认为,目前A股在全球资产配置中仍处于低位,随着持续资本开放,加上国内公募力量相对有限,很有可能出现类似港股的离岸市场特征。

梁浩荣表示,外资是否会成为A股最大的资产配置方,暂时不能一概而论。当前借鉴日本、韩国经验来看,可以预期合理未来外资在A股的总市值的占比为10%左右。而A股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内生性的推动,而外资只能起促进作用。后续外资会否加大配置,还是看中国官方未来是否会持续加大引资,创造利多投资环境,提升外资扩大布局A股意愿等。

温天纳也表示外资对A股的影响的是持续的,相比港股市场,A股还并没有完全开放,外资会成为重要力量,但不会是决定力量。

梁浩荣表示,整体来看,外资的投资风格偏向于稳健为主,配置在A股市场主要是长线资金。但对A股的长期影响来说犹如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外资一旦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后快速撤离又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对外资既要敞开胸怀,又要时刻警惕,所以内生性的增长才是未来A股市场发展的关键。

如何引入优质外资投资者,也成为后续A股对外开放的重要考虑点。

温天纳表示,外资在价值投资概念带到中国,不断发掘优质标的,但随着环球市场变化,外资在部署上长线投资可能出现弱化,加上对冲基金影响,可能会对价值发现功能有负面影响,这对A股不利影响。当A股逐渐开放,如何引进先进、有投资实力的境外投资者,将成为重要的考虑点。

2018-11-09 沪市10月平均成交额约1300亿,北上资金占沪市成交额高达12%,从数据上可以判断外资在A股上的影响力度确实在不断加大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987.htm 1 外资加速抄底A股 选股风格曝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