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办座谈会,共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数字经济助力打造 中国农村经济新样本

□ 本报记者 袁 琳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融合越来越深入,数字经济已经深刻融入国民经济的各领域之中。其中,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打造出的“互联网+农业”,为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农经司与亚洲开发银行在京联合举办“互联网+农业: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出版发布会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座谈会。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在会上表示,今年9月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贯彻实施好《规划》,对于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矛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中国目前的乡村形态格局仍然处于快速演变分化阶段,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巡视员许正斌介绍说:“乡村振兴需要区别对待,分类推进,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时以群在谈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进程时表示,农业农村部目前正组织编制《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配套规划,提出了加快推动农业农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主线,部署了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进生产经营与数字技术融合,推进管理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装备建设等4项重点任务,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全面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中国“淘宝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乡村振兴元年,‘淘宝村’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生态下诞生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方建生在发言时说。

据了解,目前全国“淘宝村”数量已达3202个,广泛分布在24个省330余个县,“淘宝村”网店年销售额超过2200亿元,带动就业机会数量超过180万个。方建生表示,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在亚行等国际组织、阿里等私营企业,以及农民合作组织和个体的积极参与下,中国农村正在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我们又处在由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无数的技术和应用正以无法想象的加速度不断产生和涌现。”

据悉,亚洲开发银行于2016年7月批准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技援项目,目前已经形成出版刊物《互联网+农业: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自然经济学家Jan Hinrichs表示:“亚洲开发银行的代表们在中国农业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目的就是让农业更有效率、更加安全,而且我们还会把这些项目继续下去,进入更多的省份,帮助更多的农民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阿里巴巴集团、国际农发基金等相关领域专家出席座谈会并介绍了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2018-11-08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办座谈会,共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935.htm 1 数字经济助力打造 中国农村经济新样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