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根据企业定位提供普惠式政策集成,根据企业遇到的困难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根据企业所属行业提供“管家式”政务服务……北京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用具体政策措施及时回应企业需求。
根据该制度,北京市发改委作为“总管家”,统筹协调服务企业重大事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服务管家”,针对企业发展诉求,推动一批“服务包”确定的政策和承诺事项落地兑现。
北京市日前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为企业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面对面为民营企业家鼓劲打气,实实在在帮助民营企业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不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创造活力。
截至目前,北京市级领导已经走访企业280余次,加强对口联系企业调研服务,并已为阿里、百度、小米等一批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开展一对一“贴身”服务。
目前,北京市正不断整合完善市区两级综合“服务包”机制。西城区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区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办公室,下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组;东城区坚持开展“百强企业”服务计划,根据需求清单制定服务内容;朝阳区未来将扩大综合“服务包”覆盖范围,新进入的百强企业、重点文化科技创新企业、重点引进项目等均有望纳入“服务包”支持范围。
(梁相斌 孔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