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广丙
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健康产业,在国际上被认为是继IT产业之后的“第五波经济浪潮”。
记者日前从四川省获悉,该省首个康养产业统计改革试点落户眉山市洪雅县后,洪雅县充分利用其专注绿色发展的基础优势,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森林康养发展规划、康养产业统计体系设计等工作。经过大胆探索实践,从机制体制改革入手,确定了涵盖4个重点领域252个行业的康养产业统计体系,并形成了“五个转化”探索康养产业统计试点的“洪雅路径”,为全省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为推动区域康养产业向高质量、现代化发展聚集了内生动力。
深化改革
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专注绿色发展的山区县来说,“发力康养旅游,打造天府花园·国际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就是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路径。”洪雅县委书记阳运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记者获悉,就康养产业涉及健康、养老、养生、医疗、旅游、体育、绿色农业等多个领域,2017年,洪雅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洪雅县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首次划分出健康食药材种养殖、健康食药加工、健康养生旅游、健康养老、健康医疗服务、健康运动、健康养生文化七个产业分类。
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全县康养产业表现形式及产业融合等特点,按照不重不漏便于分类统计的原则,洪雅县又重新确定了康养产品种养殖业、康养产品制造业、康养领域建筑业以及康养服务业等4个重点领域:明确了252个行业小类的法人单位及个体户,综合形成了《眉山市洪雅县康养产业统计报表制度(试行)》《洪雅县康养产业关联行业分类注释(试行)》。
针对康养产业统计涉及种植、生产、流通和服务等多领域行政事业主管部门的实际情况,洪雅县在全省创新设立了“县健康产业办”,将健康养生产业上升为全县产业发展重点,组建康养产业统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17个相关部门参与,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县康养产业统计试点工作,分解落实统计调查各项任务。
在试点工作中,该县按照旅游、体育、卫生、养老、监管、服务等方向,划分出行业主管调查区域;交叉重叠区域进行主管行业倾向性切割;无明确主管行业的区域向就近主管行业靠拢,形成14个无交叠主管模块,避免了重复取数、无人取数现象。并确定了卫生、食药、旅游、民政、农牧、经信等12个部门,牵头完成主管模块的统计数据调查收集、归纳。各牵头单位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负责协调完成康养产业统计的各项任务。健康产业、统计等部门,牵头完成调查数据汇总、全行业汇总数据质量审核、核算。全县上下形成了“横向协调”和“纵向沟通”的工作机制。
创新探索
助力康养产业现代化发展
“康养产业统计在全县既无经验可循又无工作基础,统计调查员对各类法人、个体的甄别,直接影响康养产业基础调查数据的有效性。”洪雅县统计局负责人说。
据悉,今年3月,洪雅县统计领导小组从各牵头单位抽调了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干部,组建了30名精干的康养产业统计员队伍,组织召开了统计员培训会。培训会要求“讲透康养产业统计制度、学透康养产业统计方法、吃透康养产业统计过程”,把制度理论转变为操作方法。通过1个月的实地走访、调查,共确立有效调查单位2155家,其中法人单位及非法人单位208家,个体户1947家,初步建立起洪雅康养产业统计单位基础库。据统计,2017年,洪雅县康养产业总产出48.47亿元,增长4.45%;增加值为18.32亿元,增速达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56%,对GDP的贡献率达26.77%,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
从总体数据来看,康养产业在促进洪雅旅游、养老、医疗康复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上下游产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从结构数据来看,康养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最高,高达78.58%;康养服务业增速最快,为10.1%;康养服务业贡献最大,为90.61%;康养服务业拉动作用最强,为7.79个百分点;从分类数据来看,洪雅县康养产业存在行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针对问题,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提出完善康养产业链条、拓宽康养产业资金渠道、加大医养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康养人才培养等对策,为洪雅县委、县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进行宏观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不仅如此,洪雅县还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达成“地校合作”,建立了洪雅县康养产业统计专家评价机制。专家组多次到洪雅县,对康养产业统计报表制度、关联行业分类注释、基层数据有效性、核算方法科学性、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的实用性进行考评、验证,全程跟踪参与,助推洪雅康养产业统计由初级探索向高级专业化转变,形成了洪雅县先行探索“五大幸福产业”统计监测的路径。
四川省康养领域有关专家表示,洪雅县康养产业统计试点的出炉,不仅为系统掌握康养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动态提供了数据支撑,而且为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