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何玲报道 由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湘潭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信用法治·韶山论坛”日前在湖南韶山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国信用法律体系研讨”。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姜建初在开幕式上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将社会信用方面的立法列入规划,这意味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还有很多的法律问题、立法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次论坛的召开响应了国家的号召,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丰富了我国信用法治研究的理论资源库,为有志于进行信用法治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在会上指出,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的联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多部门、多行业、多手段共同发力的联合信用惩戒体系,切实推进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产生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影响。
湘潭大学党委书记黄云清表示,湘潭大学将以召开此次论坛为契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凝聚国内外信用法治研究精英,打造信用法治建设智库,努力在信用法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得更好、更有特色,为信用中国建设伟大事业添砖加瓦,贡献更多的“湘大智慧”。
会议期间,来自政法系统、高校科研系统、信用服务行业等200余位专家学者,结合围绕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信用奖惩与信用修复法律制度和中国债务催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