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点石成金 “晶”益求精

——江苏省东海水晶小镇创新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徐 军

□ 周洪军 章鹏程

江苏省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水晶之都,水晶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素有“东海水晶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级水晶原料集散地和水晶交易中心、中国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水晶雕刻艺术之乡。“东海水晶”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入选“江苏符号”。2016年9月,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水晶之都”称号。

近年来,东海县以水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非镇非区”新理念为引领,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用“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发展新模式打造水晶特色小镇,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推动水晶产业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努力,一个以水晶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已初具规模。2017年,水晶小镇接待游客量达120万人次,实现水晶交易额130亿元,其中线上交易额达20亿元。获评2017年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小镇荣誉称号,入选江苏省2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在江苏省特色小镇热度排名第一;荣登全国特色小镇50强榜单,位列第2名。

革新发展道路

造就特色产业

在水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东海县委、县政府客观审视过去、准确把握当前、科学谋划未来,以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高点站位,科学谋划,对其发展方向、发展思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水晶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地标产业。

“一带一路”的水晶工艺交流在这里起航。东海是“世界水晶之都”,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交汇点,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水晶集散中心,天然水晶雕刻工艺美轮美奂。捷克人造水晶产业作为捷克重要的传统产业,有300多年的历史,拥有摩瑟、宝仕奥莎等众多知名水晶企业,其人造水晶制品由纯手工吹制而成,净度、亮度以及在制作的难度上堪称世界第一,在技术工艺上代表国际顶尖水平,与东海在水晶产业发展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4届中国·东海(捷克)经贸交流恳谈会,合力打造了总投资10亿元的中捷水晶文化产业合作园,数家捷克水晶企业入驻水晶小镇。

遍布全球的水晶贸易在这里连线。在东海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东海水晶宝石行业协会和佳东矿产进出口公司,给予原料采购企业一定的资金和信贷支持,帮助企业从境外采购水晶原石和彩色宝石。在国外有一支两万人“淘晶”大军,常年奔波在马达加斯加、巴西、南非等国家的水晶产地,年均采购水晶原石近800个标准集装箱,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典范,也把东海打造成了“来水晶的世界,看世界的水晶”这一特色旅游目的地。

全国的水晶创作智慧在这里聚集。2014年11月16日,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水晶分会成立,东海县委、县政府领导任名誉会长、常务副会长等职务,标志着水晶正式跻身中国宝石行列,有力地推动了东海水晶产业在国内顶级平台上更快更好发展。截至目前,已与中宝协合作,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天然水晶精品“晶华奖”作品展和评选活动,吸引国家级玉石雕刻大师、工艺美术大师、设计大师以及省级大师名人近百人,评选出获奖作品百余件,其中《巧雕千手观音》《九鱼图》等24件作品获金奖,进一步弘扬了水晶文化,提升了水晶产品的设计创意水平,扩大了东海水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革新产业结构

开拓高端市场

东海立足“世界水晶之都”定位,着眼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上发展水晶产业,着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东海水晶迈向高端、走向世界。

构建水晶产业全链。集中力量建设“一城一馆两园”四大载体。“一城”是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中国东海水晶城,是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水晶交易专业市场,为东海水晶产业集聚提供高端载体,形成了涵盖原料采购、文化创意、设计加工、展示收藏、专业市场、电商平台、包装物流的水晶产业链。“一馆”是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达2.7万平方米,是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唯一以水晶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两园”是中国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中国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占地1000亩,是集原料展销、产品加工、创意研发等“多位一体”的功能平台。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总投资10亿元、占地1500亩,是东海与捷克合作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东海与捷克在水晶工艺品交易、文化创意、研究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合作。目前,东海水晶从业人员达到近25万人,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年产3000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年交易额突破130亿元。

吹响水晶电商号角。东海县创新开展“水晶城杯”2017连云港水晶电商创业大赛,以水晶的名义网约天下,举办线上水晶节,吸引1600多名商户参赛,制定推广水晶工艺品A~F七级分类体系,发布《水晶星级店指南》,树立行业标杆,填补行业空白,引导3万家商户共同构建水晶行业诚信体系。与阿里巴巴等知名网站合作,打造独具特色的水晶电商平台——网上水晶城,设立阿里巴巴东海水晶制品销售专区,并提供电子商务培训服务,使水晶电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全县水晶网店达3万家,创建电商集聚区5个,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网点900余个,电商从业人员6万多人,2017年网络零售额76亿元,2018年网络零售额预计超过100亿元。

打造特色知名品牌。东海县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助推水晶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化迈进。先后有“大姐吴兆娥”“石来运好”等两件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至善坊”“海龙水晶”等5件获评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五洋”“水晶传奇”等40余件获市知名商标;专利申请量达5000件,授权量2000多件,版权登记保护作品3000余件,充分发挥品牌建设对水晶小镇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革新发展理念

打造产业高地

东海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充分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优化整合资源。目前,位于县城西北部的东海水晶小镇整体规划面积3.0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已完成水晶城和水晶博物馆核心区600亩建设。未来小镇将形成由水晶城、水晶博物馆、水晶大厦、水晶研发检测基地、水晶加工中心、大师工作室、保税仓储区、捷克风情街等诸多业态构成的创新产业社区,打造集购物休闲、文化旅游、创意研发、艺术设计、流行趋势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小镇。

深挖文化内涵。2011年东海县成立了全国首个开展水晶文化研究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重点研究水晶工艺及水晶开发,促进水晶行业的健康发展。自1991年以来,成功举办了14届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荣膺“2018中国最负盛名十大节庆”。成功举办“晶华奖”“百花奖”“晶城杯”等水晶精品大赛,影视作品《水晶缘》《水晶女孩》和歌曲《水晶之恋》声名远播。2017年,借助第十四届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150亿元,既扩大了“世界水晶之都”的品牌影响,又为水晶小镇发展注入新动能。

彰显生态魅力。该县将水晶特色小镇建设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紧密结合,依托享有“苏北小西湖”之称、国家4A级风景区的西双湖生态湿地作为小镇配套,生态秀丽,景色优美,构成了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生态宜居等多元要素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革新人才队伍

构筑智力高地

东海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聚焦引进领军人才,注重培育乡土人才,不断革新人才队伍,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为水晶小镇健康持续发展引来源头活水。

外引大师人才。东海县单列400万水晶产业人才预算经费,“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招引水晶产业顶级人才,提供4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免费使用3年,100万元装修启动资金资助,先后招引了曹志涛、王习三、张玉成、魏敦旭等18名国家级美术大师入驻水晶小镇大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广泛开展“师带徒、传帮带”培养活动,培养拔尖水晶雕刻人才200余名。

培育骨干人才。东海县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共建水晶人才培养储备基地,定期举办水晶高研班,每年培训水晶人才1000人以上。与中国矿业大学、深圳大学龙岗创新研究院、中国美院等多家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水晶小镇共建产教融合基地,设立东海水晶学院,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技能型人才。定期举办中国天然水晶工艺礼品“百花奖”和江苏省“晶城杯”水晶雕刻工艺品大奖赛等活动,“以赛代训”,提高技艺、展示风采。

塑造国际人才。东海县与素有“欧洲水晶制作工艺人才摇篮”美称、有着140多年办学历史的捷克新博尔水晶学校,建立校校合作机制,以新思想新理念带动本土人才,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好推动东海水晶产业与国际接轨。

紧盯高端人才。东海县设立“水晶雕刻大师”“晶都水晶名人”等奖项,每年专题召开全县人才工作会议予以表彰。将水晶人才纳入人才服务“金卡”范畴,享受包括政务便捷、医疗保健、住房保障、配偶就业等“三免四享五优先”服务。落实县领导联系水晶大师制度,深入工作现场,送服务、解困难,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2018-10-17 ——江苏省东海水晶小镇创新发展纪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790.htm 1 点石成金 “晶”益求精 /enpproperty-->